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市不是灵丹妙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7:2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海外上市,从猜测变为现实。

  上市对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价值何在?如何保证上市不止是一针“兴奋剂”,而是持续的压力机制?上市之外,国有商业银行还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改革?在它们积极寻求海外上市的背后,争论一直未断。

  一方面,此次建行成功上市,令人兴奋。

  尽管上市并不是改革的目的,但却是改革的必经阶段。上市公司的透明度要求、国际审计、会计标准,对银行本身的管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透明度对银行审慎经营有实质上的影响。

  另外,上市可以改善大型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的状况,加大对管理层的压力。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过去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业绩评价体系一直难以科学解决,上市提供了业绩评价的基准。

  再退一步说,即使不谈上市后的利弊,单是上市过程对企业的影响就已经很大。比如,中国银行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做财务和法律尽职调查,从全国调到北京的资料第一批是22.5吨,第二批又补了12.4吨。结果发现,上千家机构经营业务没有执照,上千个地产、投资项目都没有名目。经过这次调查,至少使中行在法律上满足了合规合法经营的基本要求。

  再比如,中行适用的会计准则从国内1993年的准则过渡到2001年的准则,再到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一个账目的转变就能把几十亿元的盈利变成几十亿元的亏损。所以,应该把上市看成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看成改变旧有体制,提升整体人员素质的重要机制。

  另一方面,在兴奋之余,也应冷静。

  国有商业银行业的改革是个长期的过程。也许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不同程度存在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低、风险管理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海外上市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步,但是不要把其威力看得过分大。

  中国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质地,因为它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如果类似建设银行这样“经济命脉”型企业纷纷赴境外上市,国内的投资者将无法分享这些企业良好的经营成果。这些优秀上市资源过度外流,将使中国证券市场前进乏力。

  总之,与外资银行相比,中国各银行还存在明显差距,经受着强烈冲击,面临着脱胎换骨的阵痛。庞大的银行改革都等到上市后解决,对资本市场寄托的期望过高。根据加入WTO承诺,我国明年年底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银行业,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也许最关键的在于尽快建立自身的持续造血机能。④4

  □谢登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