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挽留“洋居民” 古北重建顶级国际社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2:30 东方早报

  实习生 何颖洁 早报记者 贺同责任编辑 程佳

  作为上海最早规模化开发的高标准国际化社区,古北新区曾是众多境外人士的首选居住地。而随着众多国际新社区的兴起,其原有的优势已不再,并出现了欧美居民外迁的趋势。为此,长宁区虹桥街道决定联手房产骨干企业古北集团,共同打造上海西区最大的顶级国际社区古北新社区,使之成为未来国内国际化社区的典范。

  昨天上午,该街道和古北集团牵头的“古北社区商务开发及综合协调联合管理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据悉,以政府为主导,联手企业,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国际社区的兴建,这在上海尚属首次。

  “小联合国”优势不再

  虹桥街道办事处主任王玮华向记者介绍,于上世纪80年代先期开发的古北社区不仅邻近虹桥国际机场,对“外”交通便捷,而且规划设计均被视为当时的经典,被评为“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倍受瞩目,很快就成为上海最大的高级涉外住宅区,最多的时候曾汇聚了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境外人士,并因此拥有了“小联合国”的美称。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其部分原有的优势已经不再,用如今的眼光来看,社区的环境、布局、品位等已相对落后,而会所等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也暴露出不足,品质与高档国际化社区不相匹配。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流动度的增大,生活习惯和理念的不同以及个人工作的需要,部分欧美居民出现外迁趋势。

  联洋、碧云等成新选择

  “目前的古北已经不是一个适合休闲居住的地区,而更像是个小‘徐家汇’。”来自土耳其的诺扬·罗拿说,自己曾是古北社区的居民,前段时间搬离了那里。

  诺扬·罗表示,自己只是出于房租方面的考虑而搬走,但身边其他欧美居民的外迁,大多是因为觉得房子已相对老化,“人口密度和车流人流量越来越大,店铺越开越多,环境变得嘈杂而缺乏私密性,居民休闲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了。”于是,环境更为开阔,配套更为完善或者离工作单位更近的浦东联洋、碧云以及闵行沪青平公路两旁等近年来崛起的新国际社区成了他们的新选择。

  

挽留“洋居民”古北重建顶级国际社区[图]

  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士开始入住浦东碧云国际社区。早报记者 鲁海涛 图发展规划明春出台

  “随着上海国际社区的增多,古北国际社区的地位正面临浦东、静安、闵行、徐汇‘一大三强’的年轻国际化社区的挑战,大家彼此都在暗中关注、暗自较量呢!”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钱雪娃介绍说,在走访联洋社区时,那里设立了专门社区党委,将政府与社区直接挂钩,为居民提供直接、集中、最便利的服务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也要放远眼光,不仅要研究‘看得见’的公建配套,更要琢磨‘看不见’的人性化配套管理和服务。”

  据悉,明年春天,一份“未来古北新社区发展规划”方案就将紧锣密鼓地出台,将翻开古北发展新的一页。“我们要力争百年之后,后人提起古北仍会树起大拇指,使古北成为适合各地人士居住的高品质社区!”钱雪娃对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走访

  古北:欧美居民六成降到一成

  目前,居住在古北社区的外籍人士中,来自欧美国家的已不足10%,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鼎盛时期”,古北社区的欧美居民比例曾一段占到在该社区居住外籍人数的60%。这是记者昨日从古北社区荣华居委会了解到的信息。

  “欧美顾客比例出现下降,但这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意带来太大影响,其他外籍人士例如日本、韩国的客人大概占我们成交量的一半以上。”上海古北房产租赁有限公司的业务代表孙女士说。

  记者昨日在古北社区附近随即采访了5家房屋租售中介,大多中介都乐观地预计,约两年后古北二期全部完工后,将有来自欧美的外国朋友重新回流。

  水城南路一家房产中介的顾经理认为,古北二期除了购物中心、酒吧等西式生活设施外,还将配备步行街、休闲广场等,这些硬件符合欧美人的生活习惯,应该能吸引他们回流。顾文剑

  为什么要搬走

   离机场和公司都近

  “我们从上海启程飞往纽约在浦东机场坐飞机,从亚特兰大返回上海,也是降落在浦东机场,所以一直在想怎么让回家的路程短些再短些。”今年8月,因为丈夫从亚特兰大总部调任上海从事可口可乐的品牌推广,詹尼芙也来到了上海。

  初来乍到,詹尼芙和丈夫文森在同事的推荐下,尽快找了个落脚处,入住在了古北宝石公寓。周边大卖场、酒吧、咖啡屋的一应俱全,着实让从未到过中国的詹尼芙兴奋了好一阵子,“但没多久,丈夫却经常抱怨住所和公司距离太远,路上开车要两个小时,要是遇上堵车,问题更加糟糕。”

  而文森的同事们几乎全都住在浦东的国际社区,那儿离公司开车用不到1小时。于是,詹尼芙留意起了房屋中介信息,想在圣诞节来临前尽快搬到浦东。

  “美国朋友喜欢搬家”

  对于所供职公司离住所过远,继而选择搬家的做法,在上海一电器公司从事软件应用的印度小伙查代却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看法,“美国朋友就是喜欢搬来搬去。”

  “从东海岸奔走到西海岸,由严寒的纽约换个洒满阳光的佛罗里达,如果让他们在原处住上一年,腻烦对他们来说是件常事。”查代说。

  在他看来,想搬就搬,是喜欢变化的美国朋友身上的天性,即便他们来到了中国也不例外,“一有好的就凑过去了”。

  看中“大号”房间

  印度小伙查代还说,因为欧美人身材比较高大,所以他们居住的房子也应该是大号的,而上海尔后建立的几个国际社区都能提供“大号”的房子。喜欢开放式设计昨日下午,碧云国际社区2万多平方米的足球场上,一群金发碧眼的儿童正在“切磋”球技,吸引了不少正在金桥体育休闲中心内喝咖啡的外籍家庭观看。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碧云国际社区租售中心租赁部经理张萍认为,开放式的设计很适合欧美人的胃口,“很像他们的家乡,一旦居住下来,他们很少迁出碧云社区。”顾文剑 陈辉楠

  

  

挽留“洋居民”古北重建顶级国际社区[图]

  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父亲正推着自己的孩子在古北新区的马路上行走。早报记者赵昀图碧云:2004年开始别墅供不应求

   在浦东碧云国际社区,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籍人士,在这里,聚集了多家国际学校、购物中心和不同风格的餐厅、酒吧。在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碧云国际社区租售中心副总经理邓桂莲看来,尽管碧云国际社区的交通和地理位置不如市中心,但从配套设施和生活环境来看,碧云国际社区都是最适合外国人居住的。

  邓桂莲回忆说,当初开发碧云国际社区的时候,只是希望建成一个与金桥出口加工区配套的生活区,使得在加工区工作的外籍人士能在上海安居乐业,为了能够吸引外籍人士入住碧云国际社区,“我们专门邀请了欧美国家的设计师做统一的规划。”

  事实证明,这个规划很成功,自1999年2月碧云国际社区正式成立以来,不仅吸引了在浦东工作的外籍人士,很多在浦西甚至长三角地区工作的外籍人士都成了碧云国际社区的居民,这些“洋居民”九成都来自欧美国家。

  为了保证碧云国际社区的人口素质,社区所有别墅和公寓“只租不卖”,“通过对租户的挑选,可以有效地控制租户的素质。”邓桂莲表示,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入住碧云国际社区的。

  现在碧云花园一期的100多套别墅和200多套公寓已经被全面入住,而今年年中刚刚推出的碧云花园二期第一批的入住率也超过了50%。尽管每月租金达到10万元人民币,但碧云国际社区的别墅从2004年开始就供不应求。陈辉楠

  政协委员:分散居住更能融入当地生活

  早报记者 田青瑶

   长宁的古北新区、卢湾的海华海丽、浦东的碧云社区、张江的摩登城等都是目前外籍人士在上海的集中居住地。市政协的调研发现,上海已陆续形成了一些外籍人士居住较集中的社区,至2002年底,外籍人士数量超过居民总数30%的社区已有23个。

  委员们建议,将外籍人士居住区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倡导外籍人士分散居住,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融入当地社区。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臧广陵回国已经10年了,他选择了西郊虹桥区域这个老牌的外籍人士聚集区。臧的许多外籍朋友也住在古北、虹桥、西郊一带,他说外籍社区是因为外国人共同的生活习惯自发形成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该区域距离工作地点的远近。

  最近几年去浦东碧云、金桥一带的人多了,因为浦东的公司多了。1990年代中后期,通用汽车、可口可乐、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在上海的业务迅猛发展,于是在金桥地区,一个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的碧云国际社区开始形成。市政协早些时候去碧云社区视察时,就发现居住的多是跨国企业的亚太区总裁及高级执行官等。

  数据显示,随着外资和外企的大量涌入,共吸引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家外资企业、2万余名外籍人士安家浦东,占在沪常住外籍人士总数的1/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