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体育明星从英雄化到娱乐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5:15 中国青年报

  澳门当地媒体是以“突然一个转身跑出机场外,以110米跨栏冲刺的速度,跑向旅游车”来形容“风之子”刘翔抵达澳门时,如何在机场逃离汹涌而至的媒体的;早几天飞抵澳门的郭晶晶在机场同样受宠若惊,由于数十位记者争相拍照,造成场面混乱,郭晶晶这位受澳门特首特别邀请的“东亚运大使”险些被人群挤伤。

  雅典奥运会后迅速成名的刘翔、郭晶晶,与姚明、田亮等人物一起,构成了中国体

坛为数不多却影响甚远的明星阵容。“这些明星不再像以往那些体育人物那样仅仅是他们在赛场内的新闻受媒体关注,他们的受关注点是全方位的。他们身上有些被人关注的信息可能还与主流思想发生抵触,但这却还原了体育明星身上与生俱来的明星本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展江教授说。

  刘翔与郭晶晶毫无疑问是本届东亚运动会上最受追捧的人物,其受追捧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运动员。“郭晶晶的比赛一票难求”、“刘翔最受澳人欢迎”等类似报道充斥于近几日的港澳媒体。坊间,百姓议论东亚运的话题也莫不与郭晶晶或刘翔有关。

  据澳门媒体报道,郭晶晶和刘翔是被本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点名力邀的运动员,虽然两人在澳期间所受到的接待待遇与其他运动员无异,但社会影响力却绝非其他运动员可以企及。

  有意思的是,在两位明星身上,相比较他们的比赛成绩,一些争议或小道消息却更受公众关注。

  香港的一些媒体继续穷追猛打郭晶晶与霍启刚的绯闻;澳门的一些评论人士则在讨论歌唱的还不错的刘翔要不要进娱乐圈。

  展江认为,所谓的明星效应正是像郭晶晶和刘翔身上所辐射出的影响这样,因为一个只被谈论比赛成绩的运动员是没有大众化意义的。

  虽然对于很多国际上成名的体育明星来说,相关花边新闻或争议通常都不绝于耳,他们也往往能够对此习以为常。但对于中国体育明星来说,明星化的生活似乎还难以忍受。

  刘翔在十运会期间,为了免于被媒体追踪,1次训练课可以换4个训练地点;郭晶晶这次在东亚运动会上明确表示,体育界与娱乐界不同,体育明星不需要被曝光,而应该靠成绩说话。因此,赛场之外的事情她不会谈论。

  “然而,一旦成为明星,就必须面对公众和媒体对其兴趣点的选择。”展江说。正如,刘翔在十运会或东亚运动会上的夺冠已毫无悬念,公众希望知道的就是他的生活,这甚至可能包含某些隐私成分;郭晶晶在跳水上的女皇地位,也无人可威胁,她的花边新闻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刘翔、郭晶晶在被媒体炒作的同时,也在彻底颠覆中国传统上对体育人物的唯英雄主义论。

  事实上,中国并不是只在今天才具备产出体育明星的条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风靡全国的时候,不少女排队员完全具有明星化的条件,“但真正的明星化不是指英雄化,明星化是一个公众人物被大众化、娱乐化、商业化的过程。”展江说。

  正像乔丹、阿加西、巴乔等国际上的体育明星,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均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不仅仅是个赛场上的英雄,因为公众需要感受到的就是一个鲜活的人物。

  因此,国外媒体不会放弃乔丹从改打棒球到家庭生活的任何细节;国外媒体也不会放弃炒作阿加西的婚姻变故;国外媒体甚至不会放弃报道巴乔是不是剪掉了马尾辫。

  “但应该看到,虽然尚处在变革时期,但现在中国体育明星的个性化形象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也就是刘翔和郭晶晶等体育明星受到的追踪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起自港澳,但在中国内地相当明显。”

  早些时候,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袁方曾在某次体育营销论坛上指出,“体育明星的娱乐化、大众化是与体育营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有关的。”但展江也表示,这种体育营销与市场的需求实际上正是迎合了公众口味的需要。

  “公众口味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国内外都一样。只是在中国,我们传媒界和体育界一直没有意识到而已。”展江说。

  就在东亚运动会在澳门开幕的前夕,北京某时尚杂志又将蔡振华、李永波、刘国梁等中国体坛名人与刘翔、姚明一道列入了包揽文化、娱乐、政经等各类人物在内的中国男性魅力榜。北京有媒体指出,这是中国体育加速娱乐化的又一个表现。

  “但应该看到,中国体育人物目前被过多地拔高了。而在国际上,体育明星是喜讯与丑闻交杂,而不仅仅只是作为民族精神和拼搏向上的典型呈现。体育明星往往属于极其富有的阶层,我们应该看到其中很多的炒作是商业化的需要。这在中国,同样已经表现出来了。”展江说。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