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贵阳:从“小事”入手兴利民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7: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贵阳11月2日电记者胡跃平、汪志球报道:金秋10月,历时一个多月的十项“利民工程”初见成效,贵阳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受到市民广泛好评。这些“利民工程”包括为市民掏粪池、装水管、添路灯、排危房等琐碎“小事”。在近日贵阳市政府举行的市民茶话会上,小河区西工厂社区居民李汉华动情地说:“政府抓的小事,其实就是百姓居家生活的大事。一个月前我们小区还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现在政府投钱建了垃圾台,添了绿地,平了路面,居住环境跟过去相比已是两重天了。”

  近年来,贵阳市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景观等建设上取得显著成绩。但在中心城区,一些次干道、小街小巷、棚户区和居民院落,脏、乱、差现象还较为明显。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说:“城市建设与管理不能忽略大面积的次干道、小街小巷和居民院落,不能满足于搞一两条‘样板街’、‘门面路’,否则就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经过充分调研,贵阳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为民办实事,满意在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的十项利民工程为“一排、二降、三畅、四增”,即排查危房安全隐患,降低居民区噪声污染、降低油烟污染,畅出行、畅水气、畅下水,增公厕、增垃圾台、增绿地、增路灯。贵阳计划用3个月时间,投资近7000万元,为民办实事3786件,集中精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贵阳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与市民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向社会公布投诉信箱,征集志愿者进门入户发放征求意见表,欢迎市民写信直接向市领导反映情况等。这些工作实行“销号制”,干完一件事在统计本上消除一件事,通过媒体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他们把为民办实事纳入政府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保证市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通过下达督办通知书,要求各级分管部门本着“能够办、可以办、必须办”的原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突击检查、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实情,监督问题的落实。

  目前,全部工程已完成预定任务的37%。贵阳市投入300多万元在市区137条小街小巷安装1500多盏路灯和照明灯,在小街上新建80多个垃圾台和转运站。供水部门投入1000多万元,将于春节前消灭全市所有的供水空白点。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03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