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8:44 贵州日报

  “十五”期间,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生产克服2001年干旱、2002秋风和今年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年均粮食产量为1100万吨以上,保证了全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油菜籽、蔬菜面积和产量分别年均递增2.83%、3.07%和2.91%、3.28%。肉类、禽蛋、牛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年均递增8.27%、8.9%、18.8%和11.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8%。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农产品品种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2005年与2000年比较,全省优质稻、脱毒马铃薯、优质油菜、特用玉米种植面积分别增加110.8%、223%、37.2%和529.7%。三元杂交猪增加153%,优质肉牛的比重上升了1.24个百分点。小麦种植面积调减,薯类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反季节蔬菜、中药材、辣椒等经济作物发展较快。农业生产布局发生积极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趋势进一步显现。初步形成黔北、黔东北“双低”油菜生产区,黔西北马铃薯优势生产区,大娄山区、乌蒙山区和苗岭山区反季节蔬菜优势生产区,黔南、黔西南早菜优势生产区,黔北、黔东中药材优势生产区,以及黔北瘦肉型猪优势生产区,黔中奶牛、禽蛋优势生产区等,使全省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朝着区域化方向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农民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各地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省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35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09个,成员8.2万人。生态畜牧业、药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发展,并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农产品促销力度加大。省外优强企业参与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推动贵州重点龙头企业的改革改制,以及提高整体经营和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教兴农迈出新步伐。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大,三是农业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四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五是农民培训工作进展良好。

  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省推出了一批农业地方标准。建成省级农业质检中心,并开展了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农资市场检查。对农药等投入品实行专营专供。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目前,全省已创建5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24个国家级和100个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1个,面积100万余亩;评定省优质农产品41个;累计有28家企业的18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证书,7家企业的12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各项支农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参照国家的做法,省委、省政府分别于2004年、2005年发出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措施。今年省财政在年初支农专项资金预算比上年增加4250万元的基础上,又新增安排支农资金2.58亿元。省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已连续两年安排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6.39亿元。这些支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三是农产品数量少、商品率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差、培训任务重、转移就业难,五是农资价格从2003年3月起开始上涨以来已持续29个月,对农民的增收和生产生活影响较大。

  2006年农业生产的预期目标是:粮食总产1160万吨、油料总产85万吨、肉类总产197万吨、禽蛋产量11万吨、奶产量5万吨、水产品产量9.75万吨。围绕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即全面落实各项增产措施,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农民工就业培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作者:王登齐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