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台湾只有一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09:30 环球时报 | |||
11月1日,创刊17年之久的台湾《中时晚报》正式停刊。近几年台湾经济相当不景气,再加上网络和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如今晚报市场只剩下《联合晚报》还在勉强支撑。 员工站好最后一班岗 10月31日,《中时晚报》印刷最后一期报纸。多数记者已经休假,不过少数上班的人还是很认真地站好最后一班岗。负责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的员工也都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不时有人停下来,拿着玫瑰花与同事互相打气,还有人靠在社长陈国祥的肩头失声痛哭。董事长余建新特意来到晚报办公室,和员工一一拥抱道别,感谢他们为晚报奉献到最后一天。 这一天,《中时晚报》的版面比平常多了不少,头版做得尤其醒目,标题为《灿烂17年献给台湾》,配了一张编辑部人员抛掷玫瑰花的照片。图片说明写道:对于过去17年来的努力,我们要很骄傲地说一声,美好的仗,我们已打过。2版和3版则刊出回顾特刊,除了回顾报纸的历史外,也分析了停刊的原因。 日发行量曾高达四五十万份 《中时晚报》的停刊让不少人唏嘘不已,它和《联合晚报》曾并称岛内两大晚报。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岛内民众期待在政治上解除戒严,同时开放信息传播,终于促使国民党当局自1987年下半年起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旅游,解除报禁和党禁。 中国时报系考察了当时的报业环境,决定进军晚报市场。1988年3月5日,《中时晚报》正式创刊,它以“清新、明快、现代”为口号,强调“今天的新闻让你先知道”。几乎同一时间,联合报系也创办了《联合晚报》。它们坚持履行“报纸是社会守门人”的职责,不断挖掘岛内社会黑暗面和舞弊案。虽然台湾人没有看晚报的习惯,但全盛时期的《中时晚报》却创造了日发行量四五十万份的傲人成绩,这对只有2000多万人口的台湾来说实属难得。 两大主要原因影响晚报发展 自1999年起,台湾的报业市场进入冬天,不少报纸开始减版、合并,甚至停刊。《劲晚报》停刊,宏国集团的《大成体育报》停刊,《自立晚报》、《新生报》关门,《民众日报》被东森集团并购。晚报的处境尤其艰难,《中时晚报》总结了过去几年来不利于晚报市场发展的两条主要原因: 一是台湾经济衰退,使各类媒体的广告总量呈现负增长。1999年,全台广告总量约95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下同),以后逐年下降,2004年仅为560亿元。其中平面媒体广告量的萎缩最为明显,从1999年的300亿元降到2004年的150亿元。同期,因市场压力而失去工作的新闻采编人员超过1600人。 二是新兴媒体在相当程度上挤压了晚报的生存空间。台湾“中央大学”最新调查发现,岛内民众平均每人每天花90.1分钟观看有线电视,而上网时间为57分钟,阅读杂志书籍41.4分钟,看报纸的时间只有35.2分钟。 其实早在去年,《中时晚报》就撑不下去了,日发行量不到8万份。当时,《中时晚报》与《联合晚报》高层曾一再密谈,希望能以合并的方式延续晚报的生存。但最后《中时晚报》还是选择自行了断的方式,结束了17年的历史。 《联合晚报》深感惋惜 《中时晚报》停刊,在岛内引起很大反响。联合报系发表声明说,《中时晚报》是可敬的对手,曾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做了很多贡献;我们对该报宣布结束,表示惋惜。晚报市场确实经营不易,《联合晚报》仍会继续努力,为喜爱并支持晚报的广大读者服务。但分析人士指出,只要陈水扁搞“台独”、忽视两岸唇齿相依的重要性,台湾经济就没有振兴的一天。此外,晚报崛起的重要条件之一———股市报道,在台湾有线电视与网络的冲击下,也不再有任何优势可言。▲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02日第十三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