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学]晚明思想的怯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10:00 新京报

  

[国学]晚明思想的怯懦

  ▲《晚明思潮》龚鹏程著 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版 定价:24.00元

  

[国学]晚明思想的怯懦

  《汉代思潮》龚鹏程著 商务印书馆2005年2月版 定价:26.00元

  晚明时期的一些文本,近年来一直是图书市场上的卖点和热点。对于晚明,人们似乎已经有了共识,然而《晚明思潮》一书,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阅读角度。

  作者在“再版序”的开头就开宗明义:“晚明,是个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代,近八十年来也极受学界重视,相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是一堆错误,不仅无甚价值,抑且误导后昆,贻祸无穷。这些研究者认为:晚明社会上弥漫着反传统、反礼教、反权威的思潮,注重个体生命,肯定情欲,强调儒学应落实于现实生活;而造成这种思想的,则是整个社会的资产阶级意识勃兴、资本主义萌芽、王阳明学说之流行等等。

  我反对这些看法。所以重新爬梳文献,检讨各种解释观点,认为从资本主义萌芽等角度来看晚明是走岔了路,晚明时期阳明学也非主潮······我呼吁调整策略,扩大视野,重新来理解这个时代。”

  顺着作者的这一思路,我们也许还可以发现,人们认为晚明是一个启蒙时代的观念,仍然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什么是启蒙?如果不纠缠于定义的惟一性的话,康德1784年就明确说过:“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懒惰和怯懦乃是何以有如此大量的人,当大自然早己把他们从外界的引导之下释放出来以后,却仍然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状态之中,以及别人何以那么轻而易举地就俨然以他们的保护人自居的原因所在。处于不成熟状态是那么安逸。如果有一部书能替我有理解,有一位牧师能替我有良心,有一位医生能替我规定食谱等等;那么我自己就用不着操心了。只要能对我合算,我就无需去思想:自有别人会替我去做这类伤脑筋的事。”作为一个社会以及公民如何“启蒙自己”,康德说这是完全可能的,那就是“允许他们自由”。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于1947年发表的《启蒙的辩证法》中,说得就更简单了:“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说,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

  那么我们再来看晚明时代,也许就能够真正看清楚,它哪有什么启蒙?书中所点到的那些晚明文人———冯梦龙、颜习斋、傅青主、王船山、黄宗羲等等,晚明允许他们自由吗?他们脱离了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吗?他们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吗?哪怕是像孔子那样对现实做一种温和的批评。孔子当年还敢于说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看看今人津津乐道的晚明文人清言小品中的一些文字,就可以体会出来:晚明时代不仅没有什么启蒙,而且还是一个麻痹人的时代。作者已经言明这类东西在“凡”与“圣”之间。不论是“凡”,还是“圣”,在我看来都是一种“懒惰和怯懦”的状态,也就是康德所说的“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书作者龚鹏程说,人但知名利富贵为俗,故以读书做研究为高,不知学界主流意见即是俗。庸见俗说,胶缠黏滞于身上笔端,犹矜矜然自以为能达古今而知然否,岂不谬哉!

  为学者,俗世未可弃,俗情不可疗。甚愿读吾书者,也能在尚友古人之际,高大其心志,自振于流俗。这话还真有点晚明的话语味道。读书的乐趣不在于做学问做研究,而在于思考,这或许就是《晚明思潮》给人的乐趣所在吧。

  □书评人元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