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私塾复活直指教育功利性(关注私塾教育系列争鸣之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02:25 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为历史产物,私塾消失了一个世纪以后,又突然出现于公众视野中,引得众说纷纭,是再正常不过,也是可预知的局面。翻开近期的报纸,打开网络,口诛笔伐声、质疑声、冷嘲热讽声,声声入耳,大行其道,大有将其扼杀于襁褓中之苗头。

  诸多声音中,笔者注意到这样的两种,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甲说这是一种文化复辟行为,乙说这是一种国学迷恋者的精神返祖现象。笔者想就这两种声音,谈谈自己的一点

管见——扣上这样的大帽子,就怕现代私塾难堪其重。文化复辟的另一种说法,是复古,也就是精神返祖现象。现代理论认为,复古现象产生的根源,源于一种迷信,就是认为最初的就是最好的。那么最初的就是最好的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呢?按照发展进化论的眼光来看,这个观点自然是错误的,可我认为这要辩证地分析。我们知道,社会是发展的,但不是直线的发展,而是螺旋式、曲折式地发展。文化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尽管社会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却不可避免。

  单说文章,经过两汉的蓬勃健康发展,按照一般观点来说,到了魏晋六朝,应该更上一层楼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产生了美文,四骈六俪,华美无比,用于文学创作自然是好的,但时人把这种文风奉为圭臬,不假思索地用到了实用文中,结果产生了空洞无物,徒作无病呻吟的一大堆垃圾。这种现象导致了以白居易和韩愈为代表的诗文复古运动,类似反复的情况在宋朝和明朝都曾出现,而现在的文学界和史学界都对这些复古现象给予了积极肯定。事实证明,单就经世济用来说,两汉式的古文确实胜过四六体——尽管笔者认为韩愈等人的复古,于文学的发展实在是过大于功。

  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回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复古的产生必有其当时当地的社会根源,而且未必就全是坏事。现在回头看看,现代私塾的复活,实际上也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就是现代的教育片面强调升学,即功利性,而相对地忽略了对孩子的人文底蕴、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缺少了这些必要的因素,一个人决不是一个完整现代人。我想,看看现在孩子的表现,没有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会否认这个结论。可以说,现代教育正在步入误区,需要一些民间人士出来反拨了———事实上,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学校已在各地频频出现。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现代私塾的复活,而是一味地批判,实不可取。况且从报道中看,这个“菊斋”私塾只是学制一年,每周末上一次课,学生也不过十几个,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种对现代教育的补充性尝试。从教育内容上看,其科目主要是蒙学、经学、韵文,穿插古乐、书画、茶道等,都是现代教育欠缺的或者现代教育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的科目。

  综合观之,现代私塾虽名曰私塾,充其量只是一个戴着古代面具的补习班而已,哪怕样子再像,哪怕教授的先生穿着先秦的衣服又有何妨。作者系《青岛财经日报》评论员、评论版编辑。

  《江南时报》(2005年11月05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