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知青生活的磨砺成宝贵财富(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09:03 大洋网-广州日报
  昨日,汽车缓缓起动,重逢的知青依依不舍地惜别了珠江农场。离别、重逢、离别……留在心底的淳朴情感不会因为时间而消逝,返城、留场,老知青们随着车轮转动,再次再见,让我们再次了解他们知青后的故事。

  文/记者曾卫康、刘显仁图/周馨
知青生活的磨砺成宝贵财富(组图)
知青们看到自己上了《广州日报》,纷纷奔走相告。
知青生活的磨砺成宝贵财富(组图)
鲁牛

  “知青生活让我们经风雨见世面,磨难是人生最好的考验”。
知青生活的磨砺成宝贵财富(组图)
易象仁

  “能吃得下知青的苦,以后生活中碰到什么苦都不在话下了”。
知青生活的磨砺成宝贵财富(组图)
徐霖祥

  虽然只是个初中毕业生,却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60多个程序员管得服服帖帖。
知青生活的磨砺成宝贵财富(组图)
黄佩文

  儿子留在农场,女儿嫁入了广州。她说:“我现在经常回广州,看女儿抱外孙探亲戚”。

  返城知青

  从商从政从演各有各精彩

  1961年10月15日首批广州知青进入珠江农场时,相当部分知青刚刚初中毕业,有些甚至不到15岁,最大的也不过20来岁。他们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一干就是十几年,长的甚至近20年,几乎是将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奉献给十分艰辛的农场生活。

  1977年后,绝大多数知青陆续回城,卷起沾有泥迹的裤脚回到已经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征程,从商、从政、从演,各有各精彩。转眼间又是30余年,旧地重逢年已花甲白发苍苍,多数老知青回顾,虽然重归城市,“但是这一段知青的磨砺是人生最大最宝贵的财富”。

  演员鲁牛

  创作了许多自己满意的角色

  著名演员、在《万花筒》里扮演士多老板阿昌的鲁牛也是1961年那批下放珠江农场的知青。“知青生活令我们经风雨见世面,磨难是人生最好的考验”,他说,1993年珠海拍摄的《禁区三家人》渔民鲁叔角色就反映了自己知青的生活,“拍摄时,很多当地人都以为我真的是渔民。”

  1961年10月15日,在广州市21中上学的鲁牛来到珠江农场当知青,“一个劳动力负责17亩耕地,我主要负责田地运输工作,每包130~150斤稻谷自己上肩,自己扛;有次曾和一个同伴将两万斤的谷从田里搬过基围,运到船上。”在农忙之余,鲁牛是知青文工队活跃分子,“我从小就喜欢戏剧。读书时已经是文娱积极分子,到了农场加入知青文工团,农忙之余,在各生产队演出”。

  1972年,佛山市组建佛山地区宣传队(即现在的佛山话剧团),鲁牛成为了其中一员,“说真的,当时我没有想过回广州,因为我在广州的家人已经全回上海。这次调动,实现了我当演员的梦想。我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当演员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但是,由于有知青的艰苦经历,很快进入演员角色”。

  鲁牛说,“电视《万花筒》中饰演士多老板阿昌、《禁区三家人》渔民鲁叔、《英雄无悔》中保镖等都是我自己最满意的角色。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配角演员,扮演主角电影只有《羊城奇遇记》一部。这么多年来,拍戏再苦再累,期间都可以歇息一下,比不上知青的农活高强度的反复‘死任务’”。

  商人易象仁

  60岁下海创办几家公司

  今年64岁的老知青易象仁看上去才40来岁,思维十分清晰活跃,自称体检30多个指标基本上全部正常。他把身体好归功于当年算是苦难的知青生活,“但能吃得下知青的苦,那以后生活中碰到什么苦都不在话下了”。

  仁叔下乡当知青时刚高中毕业,他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想改变命运自愿提出下乡当知青的。在高中时每年考试成绩都是数一数二,但上大学却没他的份,“只是因为我老爸建国前在国民党军队做少校军官”。高中毕业,他就想下乡,“用好的表现来改变‘家庭成分’对我的束缚”。

  来到珠江农场后,仅19岁的仁叔担任组长,“起得比别人早,干得比别人多,走得比别人晚,农忙时期一天晚上睡觉不到两个小时”。无论是打禾、割稻还是除草他都奋勇当先,早上最早起床,然后一个个叫醒那些知青开工,最多时在农忙时间10天干完20多亩地的农活,晚上10时多从田里收工还要出宣传墙报。1977年,他带着同是知青的妻子及儿子终于返城,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

  在这家广州老国企,30岁出头的仁叔第一份职业是仓库管理员。知青的苦难磨砺迫使他开始上进,照顾孩子的同时,他凭自己的苦读圆了大学梦,攻读自己单位的橡胶工业专科,十几年后他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并担任橡胶技术研究所的所长和单位职工学校的校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随后转任管理岗位,担任这家大型国企在香港合资公司的负责人。

  60岁退休他还不甘寂寞,下海做起了生意,创办几家公司。60多岁的仁叔在生意场仍游刃有余,这次珠江农场知青重聚活动就是他花费大半年时间牵头组织的。

  心理顾问徐霖祥

  帮瘾君子成功脱离毒害

  类似鲁牛、仁叔的例子在知青中还有很多,知青生活的磨砺成为他们最宝贵的人生财富。60多岁的徐霖祥只是个初中毕业生,却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60多个最难管的程序员管得服服帖帖,甚至还做起最时髦的心理顾问,曾帮助一个9次戒毒未成功的瘾君子脱离毒害,“至今已有8年未复吸”。

  留场知青

  大多已在番禺、南沙扎根

  面对返城的高潮,留场的知青不多,但绝大部分都是真心愿意留下来的。从1977年起,珠江农场绝大部分知青先后以招工、招生、参军、顶职等渠道回城了。1987年,全场剩下知青63人,大都与本地职工结婚,其中22人当上各级管理人员,8人当上了教师,其余33人均在场办工商业单位安心工作。据介绍,在广州市区打工的留场知青下一代只占少数,大多都在番禺、南沙一带落地生根。

  留守一族黄佩文

  回城之后又要求再回农场

  留场知青

  黄佩文在1965年曾有过一次回城机会,当年她通过化学考试获得了进入广州化学试剂厂半工半读的机会,户口也从农场迁回了广州的家。但在该厂学习半年后,她竟不顾家人及朋友的反对,主动写信要求重回珠江农场。

  她说,当初这个选择一是因为毕竟在农场已呆了4年,功课全部丢生,重回学校读书确实有很大困难;其次,她在农场已与贫下中农相处得很好,农场火热的集体生活对她吸引力比城市工人更大。她有一对儿女,儿子留在农场,女儿嫁入了广州,“我现在经常回广州,看女儿抱外孙探亲戚”。

  印尼归侨新叔

  已习惯农场的生活不想离开

  从1962年开始,知青殷柳宽就一直在珠江农场当教师,一干就是一辈子。她说:“我19岁时第一次,鼓起勇气拿起课本,战战兢兢地走进课堂。当时学生们光着脚,坐的是木板。”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知青返城的热潮也在珠江农场出现,殷柳宽选择了留下,“当时想不想回城?我没有想过,过去农场教师与广州市区教师有天渊之别,我都留在这里;现在这里教师与市区教师待遇已经非常接近,就更加不想了。日后,南沙大开发,农场也会更加好。”

  印尼归侨新叔

  是一直想下乡做知青,建国初期他与弟弟从印尼归国入读广州侨中。他对火热的知青集体生活十分向往,1961年来到珠江农场,做拖拉机手、机械厂员工一直做到退休。他说,“已习惯农场的生活,不想走。”现在两个孩子都在番禺一带工作,他只是偶尔去海外与家人团聚。(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