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筑“汕头游大平台”]汕头游须突破发展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13:3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本报讯记者曾漫路述评:汕头素有“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美誉,2001年,我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3年,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潮菜之乡”,我市旅游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本月27日,我市将举办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汕头分会场活动(汕头旅游文化节),这将成为展示汕头形象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又一次好机会。

  发展汕头游具备内外优势

  汕头旅游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外部来看,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五大旅游国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潜力巨大,广东则是中国的头号旅游强省,广东的旅游创汇和总收入占全国的1/4,而汕头旅游又在广东占有重要的地位。2004年,汕头市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7%,在全省居于前列。

  从内部看,目前我市有旅游景区20多处,其中国家4A级旅游区3个,3A级旅游区1个,拥有全国唯一的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南澳岛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市从事旅游业的单位近400家,形成规模的企业近200家;全市共有星级饭店45家,其中四、五星级8家,年可接待游客450万人次;旅行社达到58家,其中全国百强旅行社3家。今年国庆黄金周,汕头接待旅游者68.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7亿元。作为旅游区域中心城市,汕头的优势是明显的,而汕头独特的潮、侨、海文化,更为旅游注入了深厚的内涵。

  本地游缺乏拳头产品

  然而,尽管汕头旅游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其他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等相比,脚步还是慢了一大截。从景点来说,汕头的景点档次不高,吸引力不强。曾在旅游企业从业10多年、现任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教师吴良玉指出,汕头的景点是“满天星星,没有月亮”,缺乏拳头产品。尽管石、南澳岛是4A景区,然而在全国来说并不是“唯一”,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吸引力不大。加上历史造成的原因和缺乏宣传,至今汕头本地游的知名度不高,很多外地组团社并没有将其纳入出游线路目的地。从事汕头本地导游工作7年的中旅导游赵彦锐说,厦门的鼓浪屿和汕头石相比,风光并不见得美多少,然而当地精心打造该景区,不断增加新内容,如陆续修建海底世界、海豚表演馆、鲸鱼标本馆等,使游人觉得此处总有新东西看,去了还要再去,形成“回头客”,而汕头的景区数年来如是,游人便没有旧地重游的兴趣了。

  潮菜魅力未充分展现

  近年来,不少外地游客专门组成美食团来汕品尝名闻遐迩的潮菜和潮汕小吃,但多数还是抱憾而归。汕头康辉旅行社冯总在对众多地方菜系比较后感受到,现在汕头本地经营的潮菜从口味、制作、创意、保健等功能来讲,都没有很好创新,相反香港、泰国等地的潮菜则不断推陈出新达到一个很高档次。他说,客人反映,像潮汕菜头、蚝烙等小吃,进入餐厅酒楼后,从选料、制作等方面并不能显示出其独特风味,反而是街边小摊能品尝到正宗的潮汕小吃,可其卫生又跟不上,所以餐厅酒楼里要在加工制作环节上考虑

  如何保留潮汕小吃的精华。中旅入境游部经理方丹玲说,潮汕特色的小吃美食藏于深街陋巷,分散各处没有一个集中的地方,远道而来的客人要品尝也找不到地方。

  景点难见民俗特色文化

  在汕头政协工作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他曾经陪同几位省政协委员到澄海陈慈黉故居参观,当时景点一小铺内一妇女闲来无事正在钩花,客人偶然看见,立刻被她好手艺吸引住,站在那里观看久久不愿离去,后来还拍照留念。这位同志当时就想到,如果景点能请来若干民间艺术家现场表演钩花、剪纸、木雕等潮汕绝活,作品可以与游客联系起来,例如嵌入客人的名字、生肖,或者销售或者作为纪念品赠送,十分有意义。但遗憾的是上述民间绝活,还有潮乐、潮剧、潮绣、英歌舞等潮汕文化精粹却未能与旅游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提升本地游文化和地方特色内涵的品牌。

  今年两会上,邱金海等6名澳门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办好潮汕特色文化旅游,保护潮汕特色文化》的提案,委员们提出,潮汕文化远不止于美食,如潮汕英歌舞曾多次获邀出国及上京表演;潮汕刺绣、雕刻技艺天下有名,钩花姑娘十多年前曾经专程到日本的博览会上表演,技惊世界,足见外国、外地人很喜欢潮汕这类特色文化,然而每逢黄金周,汕头旅游点多是聘请外地杂技等表演团体表演,缺少地方特色,委员们建议可设立民俗文化村或文化圩作旅游点,动静皆宜,歌舞俱备,购物与饮食文化相结合。黄金周旅游旺季期间,在大旅游点和群众广场举行有潮汕特色的文艺表演,邀请游客参与。同时挖掘民间节庆举办旅游节。

  据悉,我市一些景区曾经定期组织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但多因经济上难以为继而中断,一些文艺演出团队要价太高,也影响了景区定期组织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发展汕头本地游旅游有很多文章可作,提升本地游质量也需要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共同努力。本篇仅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亟待有识之士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欢迎致电8260688、13692002200;或电邮wbcaifang@21cn.com)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金新路 电话:编辑部8322700 广告部 8312781 发行部 8245040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电子报编辑部制作

  E_mail:sten@stnews.com.cn

  电话:0754--8633440 传真:8910196 邮编:51504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