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名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19:27 人民网

  “肇庆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地。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名城肇庆保护和发展不仅限于古城历史建筑风貌保护与修复,更应是籍以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弘扬岭南地域文化精神、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今天下午,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年会暨第12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肇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端就如何“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名市”发表了看法。

  科学规划名城发展,积极传承历史文化内涵

  陈端说,名城肇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祖国一份宝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引和督导做好各项规划编制,从宏观到微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一是编制《肇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围绕建设“文化名城”战略目标,明确古城保护范围、内容、重点和任务;二是编制重点文物景区详细规划。对肇庆古城编制了保护和复兴修建性详细规划,对梅庵历史景区、阅江楼历史景区、崇禧塔历史景区等制订保护和开发方案;三是进行重点文物古迹单项详细设计,如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公井和新发现的三朝古墓遗址等进行详细规划。

  他介绍,肇庆于2001年邀请阮仪三等著名教授为指导,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肇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专家评审并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具有法定效力。《名城保护规划》是肇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依据性文件,无论文化史迹保存利用和建设开发都必须严格遵循和执行。《名城保护规划》对肇庆市域范围内国家级、省级、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一些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和特色构件都分类分层次提出了明确的保护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省、市有关规定,肇庆保护了一大批有特色的历史地段或历史街区,划定各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等级,控制周围建筑高度,确定保护措施,切实延续历史文化环境。同时规划了九大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系统和整体保护。具体是:以白沙龙母庙为核心景区的白沙历史文化保护区;以梅庵为核心的梅庵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宋代古城墙、包公府衙、丽谯楼、两广总督府、包公井等为核心的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以七星岩摩崖石刻为主体的七星岩历史文化保护区;以阅江楼、文庙、文昌阁为主体的阅江楼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崇禧塔、元魁塔为中心的四塔历史文化保护区;以白石村、羚羊峡及老砚坑等为中心的端砚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鼎湖山庆云寺宗教文化保护区、鼎湖蚬壳洲历史文化保护区等。

  为确保国家级星湖风景区资源永续利用,肇庆按照风景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进行严格管理,贯彻实行“保护第一,科学建设”的方针,采取分区保护和分级保护相结合的形式,对星湖区域划定四个自然风景保护区,分别为西江风景保护区、北岭山脉自然风景保护区、七星岩风景保护区、鼎湖山风景保护区。使整个星湖风景区保护和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

  保护和开发宋代肇庆府城景区,着力打造“宋文化之城”

  陈端指出,打造名城肇庆宋文化之城是肇庆文化名市建设的重点项目。旨在深入挖掘境内岭南文化、广信文化、龙母文化、包公文化、端砚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宗教文化等基础上,突出以宋文化为代表,发掘代表宋文化的古城墙、肇庆府城和包公文化,展示名城特色传统文化,提升肇庆文化产业品位。

  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代皇佑年间,环城墙保存较完整,是研究宋代筑城史和边城法式的弥足珍贵的物证。该城墙历经数个朝代近20次修葺,城墙上可找到宋代以来历朝历代产用砖块,被专家称为“广东第一、全国罕见”的砖博物馆。近年来,肇庆市结合旧城改造,依法清理不利于文物保护的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物,拆迁宋城墙北段外围建筑,开辟宋城路,并对古城墙进行保护性修复,初步展露宋代古端州(肇庆)府城的雄姿。端州(肇庆)府城保存有自宋代初期以来的城域格局,城墙和城内街巷仍然保持完整,城内文化史迹遗存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高度出发,肇庆十分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古迹物。力求全面整体地保护肇庆古城形制、街坊格局、空间尺度和轮廓线。古城墙区域及阅江楼传统民居地段作为历史街区,要照顾改善现时居民生活品质,特别地适当开放一些有代表性古宅以展现民居实况。此外,肇庆还注意保护肇庆古城富有特色的骑楼式商业街,如正西路、城中路、正东路和天宁路,维持其空间尺度和街道比例,形成独特的商业空间氛围,在保持古城原有文化风貌的前提下,调整居住人口密度和用地功能,逐步迁移街区内与环境格调不协调的单位,逐步改善现居民生活居住和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创建中国砚都,弘扬端砚文化

  陈端介绍,文房四宝砚当家。肇庆古称端州。端砚产于端州,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制作融历史文化、雕刻艺术、书法艺术、造型艺术于一体,内涵深邃丰富。端砚文化是肇庆独具开发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肇庆成功申报并获得“中国砚都”称号,标志肇庆建设文化名市取得的一大成果和新亮点。近年来,肇庆坚持加强端砚文化和砚石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全面开展端砚资源普查工作,实行有计划开采和利用端砚资源,为进一步促进端砚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充分利用端砚的名牌效应,推进其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发挥端砚文化的产业效应和文化价值。肇庆在端砚的发祥地端州区黄岗镇白石村规划建立中国端砚文化村,其中有端砚展示广场、端砚祖师堂、端砚博物馆等,择优选择一些作坊,形成端砚生产一条街,以展示端砚的开采、生产过程和展示端砚的独特艺术魅力。还计划在羚羊峡峡口恢复唐代的峡山寺,将端砚村、羚羊峡一带建成羚山端砚历史文化保护区,建成中国端砚文化旅游基地和端砚文化产品开发、研究、制作、收藏、交流的文化中心。

  发挥“山、湖、城、江”城市特色,展现岭南古郡风采

  陈端认为,名城肇庆的扬名于世得益于城市历史和自然。因此,肇庆特别注意维护肇庆“一江两湖三峡四塔”的格局和景观,保护城市周围山体、水体的自然形态和空间轮廓,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体形和风格,突出肇庆是适宜旅游和人居的山水城市的独特风貌。例如开发滨江历史文化走廊。西江不仅是名城肇庆存续的重要命脉,而且滨江两岸集中了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著名的端溪砚坑、明代四塔、白沙龙母庙、阅江楼、龟顶山的道教文化遗址以及滨江而筑的宋代古城等高度集聚,古肇庆八景中的五景亦分布在西江沿线,新建包公祠也靠近江滨地段。我们进行规划时特地以西江为轴,将历史景点与自然景观串联起来,整体进行保护性利用和恢复性建设。

  贯彻人水和谐的理念,弘扬水文化,是肇庆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特色。为保护好星湖风景资源和水资源,肇庆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花大代价进行征地、拆迁和整治环境,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城建工程兼顾景区整治,分别在星湖东西侧建设同时具有调洪蓄水功能和水文化景观特色的伴月湖公园、东调洪湖公园。在城东新区开发中,注意保留和调整原有水渠,形成线装水景渠与道路绿化和小区绿地相映成趣的水文化网络。

  立足市情创新发展,再创历史文化名城辉煌

  陈端最后说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名城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在新的历史时期,肇庆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矛盾,也更加深刻认识到历史文化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文基础和宝贵财富。今后,肇庆名城发展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文化与经济结合,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主导型产业;文化与旅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文化与城市特色结合,塑造山水城市独具美丽的城市空间。重点抓以下几点。

  (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城市,必须让历史文脉有机地融合在当代城市整体风貌的传承之中,提高经营城市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要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名城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追求地域性与现代性的完美结合,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原真性和传统环境风貌的整体性,又重视保持新时期城市应有的活力和个性。从长远着眼,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全面安排,统筹兼顾。要进一步强化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工作,通过对文物保护、开发和管理,显现肇庆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扩大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二)加快文化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政府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要逐步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但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和建立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调动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经营的积极性。探索实行历史文化遗产实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打破落后的管理方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同时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和开发经营。这既解决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不足,又达到积极保护的目的。肇庆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沙龙母庙的修复建设中,把引进民间资金与政府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在历史文化遗产修复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进行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要不断总结完善。

  (三)依法强化城市规划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旧城改造,必须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保护力度和法制宣传。要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意义,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名城、保护名城的共识。从肇庆“三朝古墓”挖掘和保护事例来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名城保护,文物保护意识已深入人心。

  (四)积极推动名城传统风貌和文化特色研究。肇庆已成立“肇庆历史文化与旅游名城研究会”,汇集本市有关历史文化研究学者专家,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究和交流。组织学者专家深入到各地调查研究,指导有关名城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对促进肇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设文化名市是一项长期的、多层面的系统社会工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是重要一环。崇高的使命在肩。肇庆决心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年会暨第12次学术研讨会在肇庆召开为契机,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切实整改不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提高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管理工作水平,把肇庆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得更好。(人民网记者刘圣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