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亚世界的未来系于何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0:48 新京报

  小泉时代的日本外交,看似零乱、幼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捍卫自身国家利益意志之强,绝不能无视。在近现代史上,为了自身国家利益,日本曾几次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程亚文

  东亚世界的政治纷争,近一两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想想是在上世纪80年代

,由于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下半叶的经济腾飞,以及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所表现出来的巨大活力,世界舆论还曾一度吹起未来世纪将是“亚洲—太平洋”世纪的醉人暖风。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人们在对东亚世界的经济发展继续抱以乐观的同时,对这一区域内部的政治关系,却开始不时存疑。

  在东亚世界的政治纷争,可能会阻断该区域的经济繁荣、甚至威胁该区域的和平与安宁的情况下,东亚世界究竟有没有未来,如果有的话,它又系于何处?

  预测未来总是困难的。不过,似乎不必一味悲观。实际上,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亚世界的经济、政治进程来看,东亚世界今天的政治纷争,未尝不是该区域新生前的痛苦蝉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纷争更多仍是传统的大国角逐在当下的重现,而从东亚国家间关系总体来看,其中的合作还是大于争斗。从这个角度来说,要为东亚世界开拓出相对明亮的未来,其中的关键性环节,就是要继续加强东亚国家自身的主体性,进一步提升东亚国家间关系在东亚国际关系中的权重,让东亚国家自己能够主导东亚国家关系。

  具体来说,它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力量与关系:其一,中国的文明复兴及在此过程中能否有力承担起化解地区争端的义务;其二,东亚国家能否进一步推进经济一体化,及韩国、东南亚国家能否真正充当起“东亚的均衡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政治合作水平;其三,中国与日本能否有效控制冲突,共同携手建设东亚未来。

  从目前来看,在以上三个因素中,最难把握和处理的就是中日关系。如果中日关系良好,那么,美国就会更加谨慎地参与到东亚世界的经济、政治进程中,东亚世界的内部自主性就不容易受到侵蚀。相反,如果在美国深深介入东亚事务的同时,日本又在东亚挟美自重的话,那么,东亚世界就会充满不确定性。

  不幸的是,东亚世界目前所面临的,恰恰是后一种情况。小泉纯一郎于10月17日不顾中韩等国的反对参拜了靖国神社,在10月31日组阁的新一届政府中,又将诸多主张对周围邻国强硬的人选进了内阁,他们中有不少还是二战时期日本对外战争政策的执行者和支持者的后代,其祖父或外祖父曾居“战犯”之列。这意味着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日本与周围国家间的关系,不会风平浪静。

  近期日本对邻国特别是对中国强硬、频频挑起事端的状况,有着很大的历史性,在它背后晃动着的影子,是甲午战争前对中国的有意挑衅、日俄战争前诱使沙皇俄国与之开战、二战时期边与美国外交谈判边发动珍珠港海战。在机会主义与“强权至上”战略传统影响下,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的种种举动,是意图在中国实力未逮的情况下,引诱中国做出过激反应,耗费中国国家资源,破坏中国国家形象,从而利于日本对外散布“中国威胁论”,恶化中国安全环境,延滞中国国家复兴。正如台湾学者蔡玮所说:“一个民主但却长期衰弱的中国或许符合西方国家及亚太地区某些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期望。”

  鉴于日本采取了有意恶化与邻国关系的攻势对外政策,东亚国家对日本的因应之道,故之只能是以斗争促合作。对日本极端势力是不能软弱的,这是过往历史给亚洲国家、特别是给中国的血的教训。小泉时代的日本外交,看似零乱、幼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捍卫自身国家利益意志之强,绝不能无视。在近现代史上,为了自身国家利益,日本曾几次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姑且不论日本这种外交方式给自身带来的巨大负面作用(在国际体系中被孤立、二战最终战败等),单从它对其他国家的破坏性来论,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事关关键性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断不可对日本极端势力含糊,而要充分做好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特别是对非常事态的处理,平时就应该有预案。

  当然,从长远来说,东亚世界特别是中国还是应该考虑如何将日本纳入到一体性的东亚经济、政治和安全框架中,使中日两国能够携手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建构东亚的和平与繁荣。但显而易见,这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做到的事情,而需要一段时间的冲突与摩擦。对中国来说,未来想再现“中日友好”,其必要外部条件之一,就是中国在东亚世界重新焕发出强大向心力。

  作者:北京学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