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主创新 成都抓住了重要一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2:4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昨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栏目中刊发文章,对成都整合科研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作法进行大力肯定。该报同时配发编者按指出:我国的人才和科技储备目前已有相当基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然而,一些科技资源为部门、地区、产学研之间藩篱所阻,条块分割、互相封闭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着自主创新的进程。成都从打通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通道入手,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使多种资源和要素能够实现灵活的交流和配置,抓
住了自主创新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拥有一大批中央驻川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大型高科技企业的成都市,科技资源基础雄厚。然而,历史形成的科技工作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使成都迟迟未能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缺乏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问题普遍存在。

  着眼于整合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释放科研院所的创新能量,针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高墙深院”阻隔产学研一体化的状况,成都采取“拆墙透绿”的方式,努力使多种科研资源和要素实现全方位交流和配置。

  新世纪伊始,由成都市政府牵头组织的全省首个“技术创新转移中心”在四川大学挂牌亮相,通过技术转移中心,科研机构和院校企业可以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成都联合产权交易所实施联网交易。此后,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农业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也相继设立技术创新转移中心。随着技术创新转移机制的逐步建立,一个产学研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在成都初露端倪。

  众多企业获益于这一良性机制。成都恩威公司先后与国内外30多家科研院校开展广泛合作,产品多为创新成果,已向国家申请专利14项。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先后与省内10多家科研院校联手,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现已形成了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安全等六大产品线。四川大学智胜软件有限公司依托四川大学的科研力量,加强与波音公司、四川航空公司等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成功开发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目前,成都已拥有技术转移中心5个、科技孵化器29个、风险投资与管理机构50家。“拆墙透绿”的成果——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成都市科技评估中心、成都联合产权交易所等科技中介机构,也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十五”期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基本形成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去年,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5日 第一版

  新华时评

  在自主创新的高地上起飞

  着力自主创新,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综合分析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后作出的重要判断,是体现时代特征的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可是,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使我们至今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使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凸显,压力增大。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会从经济利益和国家战略出发,对转让技术持谨慎或封锁的态度,使我们处处受制于人,无法从根本上形成竞争优势。在继续引进的同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自主创新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首要的是观念创新、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同时,要着眼于创新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激励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营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要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技术制高点,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点跨越,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风险投资机制等办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采取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实实在在地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如同动力强大的助推

火箭,必将推动
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新的起飞。

  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