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踏着英雄足迹冲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6: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踏着英雄足迹冲锋
王杰生前所在连——南京军区某部工兵营地爆连革新小组在进行模拟扫雷车技术攻关。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本报记者冯春梅

  夜,漆黑似墨;风,刺骨如割。

  2004年12月,在苏北某地举行的一场规模宏大的装甲兵夜间实兵实弹演习进入关键阶段。这时,遭受严重打击的蓝军正准备组织坦克集群向红军阵地发起猛烈反扑。

  切断蓝军进攻通道的艰巨任务落到了王杰生前所在连———南京军区某部工兵营地爆连身上。

  山道险峻,荆棘丛生。迎着蓝军炮火,地爆连官兵毫无畏惧。他们披荆斩棘,穿梭于枪林弹雨中,硬是靠人抬肩扛,把5000多公斤炸药、6200多枚雷管在规定时限布设到19个山头的每一个炸点。

  当最后一个炸点设置完毕时,演习总导演会心地一笑———蓝军失败已成定局!

  40年前,英雄王杰在一次训练中为保护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全,毅然用身体压住了即将爆炸的地雷,用生命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40年后的今天,将王杰精神变为永远不变连魂的地爆连,早已成为搏击新军事变革浪潮的一把尖刀。

  2001年夏,风高浪急的东海某海域水际滩头,一支身着迷彩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展开、跃进、卧倒、起爆……一个个战术动作迅猛准确,一项项课目演练规范有序。瞬间,蓝军精心设置的障碍物灰飞烟灭。

  目睹这一幕,前来观摩的将军舒心地露出笑容。

  就在一个月前,当这位将军把海训中的“水际滩头破障”课题攻关任务交给地爆连时,连队不少人直犯嘀咕:“第一次搞这么高难度的课题,风险太大,弄不好会砸了先进的牌子。”

  党支部“一班人”态度坚决:“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平时不按实战要求训练,战时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为了把课题练精练实,官兵们完全按照实战环境构设障碍物,认真借鉴三军联合破障的经验,不分昼夜地展开集体攻关。经过全连官兵一个月的苦战,“逆向破障”、“抵近破障”、“蛙跳破障”等6种新战法应运而生。连队“打赢”能力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正是凭着一次次在海训、夜训中攻坚克难,地爆连年年被评为“海训先锋单位”“夜老虎连”。

  时刻把目光聚焦在未来战场的地爆连,牢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84年来连队时的勉励,立志做“现代化王杰”。

  “首发命中,发发命中!”

  随着5号高地目标区传来隆隆炮声,三级士官蒋克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几个月前,某新型火箭扫雷车刚装备连队时,既无教材,又无经验,连《使用手册》都没有。而上级又要求连队不仅要尽快生成战斗力,还要组织夜间实弹战术射击。

  专业技术骨干蒋克站了出来,并立下了军令状:不攻克难关,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做检查。

  蒋克带领课题小组的6名成员翻阅资料,查找数据,冒着炎炎烈日一次又一次到军内外大专院校请专家教授解难释疑,虚心拜炮兵专业优秀射手为师,写信向厂方技术人员求教,到装备早的单位跟训见学……

  经过50多个不眠之夜的刻苦攻关,课题小组克服了夜间瞄准点难捕捉、夜间车体定位调平难等10多道难关,编写出《某型火箭扫雷车操作和使用手册》等14份教案,创造了连队史上夜间射击的“四个第一”:第一次实施夜间实弹射击、第一次自己确定射击诸元、第一次满管装填炮弹发射、第一次全部命中目标。

  蒋克等人这次攻关研制的模拟扫雷车还获得了全军军兵种科技成果革新奖。近年来,地爆连先后成功革新训练器材近30项,其中7项获全军和南京军区技术革新成果奖,20多种战法训法被上级推广。

  伴随着我军科技强军的步伐,地爆连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然而,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形势如何发展,连队官兵始终牢记王杰的铮铮誓言———为了党和人民,不怕上刀山下火海;为了党和人民,粉身碎骨也心甘!

  连绵不断的暴雨让安徽省颍上县成为一片泽国。汹涌的洪水像狂奔的巨龙,随时都有可能吞噬掉杨湖镇粮站内的5万多公斤小麦。

  淮河上游又一次洪峰袭来,已在抗洪抢险一线奋战多日的地爆连官兵接到了前往粮站抢运粮食的任务。当官兵们风驰电掣般赶到粮站时,一旁的站长心急如焚,忧伤地说:“这些粮食,可是俺们的救命粮啊!”

  班长林益勇第一个跳入一米多深的洪水中,领着大家冲进粮站,扛起80多公斤重的粮袋迅速往安全地带转移。这时,由于洪水长时间浸泡,再加上大风骤起,房梁正发出吱吱的断裂声。

  连续的奋战,每一名官兵的脚板上都打起了血泡,肩膀红肿了,背上磨破了皮,有的战士累得手指都攥不紧,就用牙齿咬着麻袋往外拖。周围的群众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当年的王杰又回来了!

  10多个小时后,当最后一袋粮食被拖到安全地带时,筋疲力尽、浑身湿淋淋的官兵们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粮库轰然塌陷……

  如此惊心动魄地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场景,地爆连何止遇到这一次。连队整天与地雷、炸药打交道,时刻与苦做伴,与险相随,分分秒秒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2004年5月,新战士刘川第一次参加连队组织的实爆训练时,由于紧张,点燃导火索后没跑多远就吓得趴在一个土堆旁。

  危急时刻,班长梁文宽几个箭步冲上前去,扑倒在刘川身上。“轰”地一声巨响,数十块土石被掀起10多米高,有好几块拳头大小的石头重重地砸在梁文宽身上。

  梁文宽身负重伤,刘川安然无恙……

  40年来,正是凭着这样一股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豪气,地爆连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合格答卷。

  当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到来时,地爆连官兵带着最新的训练成果———“‘敌’前沿前开辟通路行动”,参加全军工程兵正规化训练现场会。

  示假伪装、电子欺诈……一项项现代高技术的交替运用,挡住了“敌”物理和技术侦察。

  一望无垠的沙滩上,地爆连官兵个个精神饱满,挥汗如雨。他们采取快速抵近作业法,破袭各种混合障碍物。

  奇迹出现了:长风怒吼,浊浪排空,在距“敌”数百米远的海岸边,地爆连开辟出一条长达150米的上陆通道。

  进攻战斗打响后,一支装甲合成部队从上陆通道快速突击,仅用10分钟就出其不意地攻下“敌”滩头阵地。

  现场观摩的军委领导称赞道:训练有素,素质良好,不愧是王杰生前所在连的官兵!

  2005年10月23日,南京军区发出通令,给“王杰班”记集体一等功。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06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