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严重伏旱暴露水利投资历史欠账铜仁地区上下同欲合力治旱 今冬明春完成投资近6亿 兴修水利工程5000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10:00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这些日子,“治旱”成为铜仁地区上到地委书记下到乡村干部言必提及的词语。

  11月5日,来自铜仁地区地、县(市、特区)、乡、村的近1000名干部会聚一堂,共商“治旱”大计。54岁的沿河狼溪村支书杨秀基说:“这辈子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场面的会,见到这么多的大官。”石阡县委书记麻绍敏感慨,这是他参加工作20多年以来,该区所召开的规模

最大、规格最高、范围最广的干部会议。

  而在头一天,记者在铜仁市鱼塘乡牛场坡村看到,上千村民在田间地头、荒山野岭上挥锄抡锹,新建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等“三小工程”。从9月起,一些在外打工的青壮年,纷纷回到家乡兴修水利。

  在铜仁地委行署的一份文件上,记者看到,铜仁地区用“壮士断腕”“刻不容缓”等词语,来表达全区上下同欲彻底解决千百年来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的气魄和决心。该地区已响亮地提出“苦干十年、解决工程性缺水”,根据这一规划,到2015年,铜仁地区力争实现人均0.5亩旱涝保收耕地,重点解决100万人的饮水安全,基本解决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宏伟规划的开局之年,该地区今冬明春将完成投资5.96亿元,仅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就达5000多个。

  铜仁地区是我省的农业大区,年降雨量1300毫米,但是,由于时空分布不均、无水利工程依托等原因,水资源利用率只有10%。由于水利投入长期欠账,农田水利基础脆弱,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十年九旱、年年抗灾”是对铜仁农村严重缺水的形象概括。

  一位水利干部说,全区旱涝成灾面积要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干旱年份,全区农田受旱面积平均达到78万亩,正常年景也有40多万亩农田受灾。目前,全区仍有170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特别是在今年罕见的伏旱中,许多农户水稻绝收,铜仁地区损失尤为严重。

  行署专员谌贻琴说:“这次旱灾给我们留下切肤之痛。旱灾深刻地告诉我们,工程性缺水已经成为我区农业农村的心腹之患,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到了非大抓不可的地步。”

  上下同欲、众志成城,一场兴修水利的开局之仗已经打响。

  与此同时,一些干部也担心,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是否愿意回乡修水利?从最近了解的情况看,各县大量打工人员纷纷返乡。

  铜仁地区此次兴修水利为何能够一呼百应,老百姓拍手称赞?地委书记杨玉学说:“只要我们的党委政府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当然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也有干部质疑:过去50多年都没有彻底解决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能在短短10年得以解决吗?而铜仁地区决策者对此充满信心,“10年治旱”,这既是目标,也是决心,是充分调研、科学决策后所提,而不是空喊口号。

  11月5日,在铜仁地区调研的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被当地干部群众兴修水利的高涨热情和坚定信心所感动,当即表示争取把铜仁列为水利部西部水利扶贫试点区。

  铜仁地区已经建立了上级投入、地县自筹、群众筹资投劳和社会投资的融资体系。据悉,“10年治旱”共需投入33亿元,目前,上级部门已到位资金7亿元,全区已进入国家“计划盘子”的项目资金达5亿元。

  铜仁地区还探索出了一套新时期发动群众兴修水利的良方:办理示范点、示范项目、示范区,以此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坚持把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结合,实行民办公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明晰产权,“村民建设、村民拥有、村民受益”,工程建好后,政府发放产权证,成为村民私有财产,可转让、继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施工。

  上述良方已在一些先期启动的示范点上发挥了显著作用。牛场坡村支书潘新华说:“示范工程建好后,村民看到水池质量很好,很适用。加上能拿到补助,修好后又是自家的,村民就纷纷写申请强烈要求建池子,108个指标很快就分完。”记者还发现,村民不但热衷建“私产”,也愿意投工投劳对小型公共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和清淤。

  时下,铜仁地区各县(市、特区)乡村一把手们都已接到工程任务,在很短时间内,这些工程将在村村寨寨遍地开花。杨玉学说:“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各级干部都不能动摇解决工程性缺水的决心,这是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必须一年接着一年地干下去,一届接一届地干下去!”

  作者:赵拴 陈玉祥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