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万圣节的名义狂欢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10:34 南方日报 |
前几天凌晨在网上溜达时,一位友人突然冒出来问:“万圣节是什么时候?”当告诉他已经过去了之后,他打出两个嚎啕大哭的表情,并黯然离去。而我突然想起自己竟然还是没有到香港去过一过这个“洋鬼节”,也陪着失落了好一会。但不禁又想到,即使今年的端午、中秋和重阳大家都在工作中冷漠地度过后,事后却没有太多的遗憾可言。 要说万圣节这种“洋鬼节”,其实中国也有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但气氛截然不 同。万圣节是万民同欢的恶作剧节日,不仅小孩子能拿着南瓜灯走门串户去“威胁”邻居,“不给糖就闹恶作剧。”连大人们都找到最适合的机会来“扮鬼扮马”,参与街头的游行,到酒吧狂欢。在面具的遮盖下,谁都能尽情展现自己不为人知的性格。而且洋鬼节虽然名义上是为“鬼”而过,但由于大家扮成不同的鬼怪到街上嬉戏,以游戏的心态冲淡了恐怖的气氛,常常见到小孩子们肆无忌惮地追打着“僵尸”“骷髅”,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鬼根本就是玩具而已。但中国的鬼节则把整个农历七月笼罩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本来夏天的晚上最适合外出游玩,但种种不可言语的传闻,还有家中老人紧张提醒的各种禁忌,“谈鬼色变”让大家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光看中西“鬼节”的对比,就不难发现为什么西方节日对中国年轻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崇洋媚外。节日的初衷是什么,是休息、是欢庆、是为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找个出口、是找个机会表现另外一个自我。 西方的几大节日安排得比较合理,圣诞节和复活节是和家人团聚、万圣节是朋友间的欢闹、情人节是亲密爱人的特殊日子。每个节日都有所侧重,客观地把一个人不同的社会角色都表现出来。在不同的日子里,做好自己不同的角色,所以他们过每个节日都分外精心,万圣节就是要最好地“秀”自己,准备的是鬼怪装扮;圣诞节是团聚的日子,准备的是圣诞礼物;情人节是要珍惜爱人,即使有孩子的夫妇也要雇人看孩子,两人出去吃浪漫晚餐。因为每个节日都是和不同的人过,每个都显得这么独一无二。 而中国几大节日都只有一个主题“团圆”,春节、元宵、中秋、重阳和冬至都是团圆,一年到头的团圆,即使是所谓中国情人节的元宵,还是要先吃那碗合家团圆的汤圆之后才能出门。所以我们才对圣诞节、万圣节分外渴望,因为只有在这一天才能和朋友们尽情欢乐。 其实中国传统节日当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游戏,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剩下的只有庄严的祭奠仪式和吃两大类,难怪我们的传统节日的魅力正在消失。已经多次有专家呼吁要挽救和文化遗产具有同等价值的传统节日,但光是呼吁是没有用的,还不如大家齐心协力想出更好的点子,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更好玩。 中国传统节日大平反 说起圣诞节、万圣节就眉飞色舞,一肚子的良好计划,但说到中秋、春节,除了苦着脸说要回家,自己已经放弃了寻找乐子的办法,这种过节的态度首先就是不正确的。其实古人在一系列传统节日中都有不少的好点子,我们不妨加以“现代化”的改造,过上更好玩的中国节日。 春节 大年初一要吃素 吃团年饭、逛花市、拜年和看烟火,春节已经是保留了最多传统习俗的节日,还能有什么玩法呢? 很多人怕过春节的原因就是整整15天以内都是大鱼大肉。其实在传统的习俗中,大年初一是要吃素的,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同时也是很有道理的健康饮食方式。 因为春节前后大鱼大肉惯了,在这一天清理一下肠胃最适合不过,今年大年初一就来个全素宴吧,洋为中用的还能自己动手拌个沙拉,用果汁代酒,这样的新年大餐,是不是格外清爽呢。 元宵 亲亲农庄游 元宵要吃汤圆、看花灯,同时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但究竟如何和西方情人节有所区别呢? 原来元宵还有个特殊的习俗,未婚女子如果在当天到菜园里偷摘葱或者菜,会嫁到好丈夫。 虽然这种传说不足以信,但在漫长的春假最后一天,到郊外的农庄走一走,尝一尝农家菜。在温暖的广东地区,这个时候已经能到农庄里自己耕作一下了。顺便捎上一棵葱,相信善良的农家人看到了也只会一笑置之。 端午节 吃饭一定要AA 没想到中国古人竟然也有这么文明的思想吧。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和南方比较常见的赛龙舟外,原来老北京还有这样特殊的惯例:明清两代过端午,北京人很讲究“熙游避灾”——端午这天上午,大伙都去天坛“避毒”。天坛是祈年圣地,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乐。而到了下午,到草桥、积水潭等处“饮醵熙游”——大伙凑钱买酒,一块欢乐,这也是一定要大家凑钱一起过,因为这样才够热闹,而且出了钱的人能有消灾的说法,不让别人凑份,岂不是不让别人消灾。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AA制的说法了。所以下回端午节大家一起出门寻乐子,记得要各付各的。 中元节 合伙看恐怖片 这样恐怖的日子,胆子大的不妨挑战一下自己吧,努力增加恐怖的气氛。 万圣节前后是欧美最多恐怖片出炉的时候,无非就是让大家过个胆战心惊的“鬼月”。在中国农历七月十五那天,一堆人聚在一个人家中,把灯关上,开始看恐怖片吧。保管从心里发寒,连空调都不用开了。不过这个玩法胆子小的千万别参加,会自己吓坏自己的。 百种休闲方式 化装去舞会 万圣节刚刚过去,想抓住那种又辣又过瘾的恐惧感,又想尝试随心所欲打扮成不同角色的乐趣,其实不必要等明年万圣节的来临,自己搞个化装舞会,不就可以满足愿望了。 说起化装舞会,在广州还不算流行,主要是呼应者甚少,大家都不愿意穿着奇装异服出现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女士又珍惜形象,断不肯以恐怖打扮亮相;又或者是觉得准备一套搞怪的服装既困难又浪费钱而纷纷拒绝,因此在广州想要搞一次成功的化装舞会还真不容易。但如果你确信自己拥有一批豁得出去、思想怪异的朋友,那就开动吧。 化装舞会的准备工作和普通舞会大致一样,但一定要提供地点给客人换装,要不你家楼下群魔乱舞也是够混乱的,而且这也强烈打击了客人参与的热情。记得还要增加一条“铁血纪律”,就是经所有客人投票打扮得最不“搞怪”的那位,就麻烦穿着这套服装到楼下便利店再买点啤酒回来。而在食物上,如果是想营造恐怖氛围,记得多买浓浓的番茄汁,进门就给客人倒上这样一杯“血水”才算够味。 而参加化装舞会的服装其实并不难准备,不过这个年头如果只是一个面具是很难蒙混过关了的。但一张白色床单,在眼睛和嘴巴的地方剪出洞口,然后披在身上,在人群中蹦来蹦去还是很耀眼的。男士肯牺牲形象,先把脸用粉底涂得白白的,用唇膏往脸上画血盆大口、青面燎牙之类的。女士想搞怪又要漂亮,小魔女是不错的选择,很容易找到带着两个黑色小角的头箍带上,然后穿上黑色的小短裙,拿根小魔杖之类的。潮流的装扮有两个,觉得自己长得比较可爱的就装米妮(米老鼠的女朋友),戴上那种两个老鼠大耳朵的头箍,下面穿上圆点蓬蓬裙;还有是《哈利·波特》里面的现代女巫,一套英国校园装扮,蓬松头发,如果有只听话的猫可以带上,没有的话拿着扫把也不错。但不要指望到主人家借他的扫把,因为这个年头流行装女巫,可能扫把会供不应求。 其实化装舞会的最大乐趣不仅仅在于穿成怎样,最好的参与者还要做到形神具备,大家都努力模仿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特点,才能构筑成一个幽默的场面。扮吸血僵尸的只好整晚都喝番茄汁,还要动辄亮出假的尖牙恐吓别人;小女巫即使不会飞天,还是要有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米老鼠除了看到芝士蛋糕要猛啃,看到猫甚至是机器猫都要做惊惶状地躲开。毕竟要玩得开心,最重要是有积极参与的心态。 本版撰文 梁燕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