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多管齐下“预防为主”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14:42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1月6日电北京日报消息,连日来,北京市各区县、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实施了强制免疫、疫情监测、养殖封闭管理、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疫责任制,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目前,该市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均未发现疫情。 存栏家禽免疫率97.82 %目前,全市应免疫家禽存栏2026.83万只,总体免疫率达到97.82%。全市动物防疫人员正在加强免疫工作,确保达到免疫率100%的目标。 今年以来,北京市已累计监测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54025份,监测面涉及大型养禽场、养殖小区、散养户、禽类交易市场等各个环节。监测结果显示,已基本对家禽群体形成有效保护。 候鸟监测点24小时监控 北京是候鸟迁徙的通道,每年秋季和春季都有大量鸟类飞临。目前,市林业局已经启动了严防候鸟传播禽流感应急预案,设立的候鸟监测点由原来的16个增加到32个,分布在全市的重点水域、林区、城市公园、禽类养殖场和鸟类经营市场;对监测人员进行了培训,配备了监测设备,24小时全天候监测候鸟行为动态。 各区县林业局也启动了本区县自设的监测点,并充分发挥护林员队伍和病虫害预测预报队伍的能力,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使他们肩负起对迁徙鸟类进行一般监测的能力,实现对所辖区域的全面监控。 禽类市场加强监管 市工商局加大对市场监管力度,市场上经营的活禽必须来自非疫区,并有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没有相应证明文件的,不得上市交易,一经发现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处罚力度。 各市场设专人负责市场禽类及经营人员的疫情报告,强化了疫情报告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场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禽类市场及鸟类市场交易活动的监管力度,严格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对不具备防疫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市场及经营者,一经发现坚决予以取缔。 此外,市工商局要求加强对市场销售、屠宰人员个人防护工作的宣传教育,联合市农业、卫生防疫等部门对市场主办单位及经营者进行培训;建立应急机制,要求各市场主办单位制订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各级工商部门成立应急处理机构,按照禽流感防控预案规定,做好系统内的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确定人间禽流感医院 市卫生局建立了49个禽流感监测点,对高危人群实施监测。包括大型综合市场、规模化饲养场、规模化屠宰场和大型畜禽交易市场,覆盖了城区和远郊区县从事饲养、贩运、屠宰、销售畜禽类的高危人群。市卫生局已完成2500多人血清学监测,未发现H5N1血清抗体阳性者。 此外,北京市还开展了类流感样病例监测,累计监测62771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类流感样病例在监测人群中的比例基本持平,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人间禽流感病例报告。 目前,地坛医院、佑安医院、胸科医院和小汤山医院被确定为集中收治人间禽流感患者的指定医院。302医院为部队系统的定点医院。此外,铁路、民航部门也将确定各自定点医院。当疫情发生时按预警级别启用相应的定点医院,并根据疫情启用响应。当人间禽流感病例增多时,将有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天坛医院等16家医院对上述医院实施“对口包干”支援。 防疫物资足量储备 全市各有关部门提前做好了物资准备。截至目前,全市储备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612万毫升(相当于一个季度的使用量),各类消毒药品35吨。另外,对一次性针头、针管、防护服、消毒器械等防疫物资也都做了足量储备。 检疫监管全天候上岗 全市着重加强了对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屠宰加工厂的检疫监管,确保病死畜禽及废弃物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出售、出栏家禽,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到场、到户检疫。各公路、铁路、航空检疫监督工作站点24小时上岗,认真做好检查、消毒和登记工作,防止疫情通过流通环节传入。(吴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