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批评】大学语文:容颜苍老日,怎堪话凄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16:23 人民网

  砖头话语:中国的“大学语文”教育已经被严重地“边缘化”

  矛头指向:语文的缺失

  近日,《新京报》连续刊载了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现状的几篇稿子,让人感慨万分。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的一位专家表示,“大学语文”目前在高校教学中处在边缘状

态,极不平衡。近年来,受功利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无论做什么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以此来衡量、判断事物的价值,有些人对“大学语文”课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有一些高校院系要压缩、停开课程,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大学语文”。许多高校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技术的教育,但本国语文教育却可有可无。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中国的大学语文处于一种“紧急状态”,随之,大学生的写作也处于一种令人尴尬的“紧急状态”,有的学生交上来的论文逻辑混乱,词不达意,观点表述不清。学生的读书报告和论文变成了一种流行的“写作技法”,甚至是一种“障眼法”,它可以“便利地”将那些似是而非、人云亦云的观点假扮成“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而且表达得煞有介事,像一篇雄文。这种写作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作业的“通用模板”。>>>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认为:关于“大学语文”的重要性,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但有些实际问题不好解决。现在不能停留于强调其重要性,还要正视一些困扰“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首先就是教学体制上的问题。“大学语文”在大学里面其实很尴尬,位置很低,教员不太愿意教。加上现在教育界风气不太好,很浮躁,所有的大学都在奔科研成果的指标。如果不发表专业文章,你“大学语文”教得再好,也很难晋升职称。所以大家的心就不会放在“大学语文”教学上。第二,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实际,特别是大量扩招之后,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他们选课不能不考虑就业需要,这是非常实际的。除了专业课和要求必选的英语、政治课,多数学生都可能选一些技能性的应用性的课,如果“大学语文”不属于必选,加上如果又是老面孔,等于是所谓“中四语文”,学生也不会有兴趣来学的。 此外,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也有问题:选文偏重于文学名篇,体例就是做些阅读提示,然后就是问题与答案。这和中学语文没有多少区别,难怪学生没有兴趣我的设想并且已经付诸实施的是,打破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而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拼盘”模式,使学生能够“走出语文,又回到语文”。>>>

  编辑点评:语文的重要与现实对语文的忽视就是一种矛盾,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较之于阳春白雪的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学语境不同,语文教育更立足于养成基础的汉语素养,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育应该是普及化与大众化的。一个人可以不写诗,不写小说,但不能丧失对文字的应用能力、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如果连最基本的阅读理解写文章的本领都丢弃了,那就只好笑掉中国人的大牙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