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情流弓弦暖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3:5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情流弓弦暖人生
徐兰沅拉过的琴

  楼庄栋是沪上颇有名望的琴票。他醉心于余叔岩、杨宝森流派。去年,他与同仁组织的“杨宝森诞辰95周年京剧专场”演出,在沪地影响很大。在玩票的同时,他也喜收藏名琴。他藏有“京胡圣手”梅雨田琴,有杨宝忠亲手拉过的及他监制的琴,有曾为谭鑫培拉过琴的陈彦衡琴、孙佐臣琴、徐兰沅琴,还有史善朋店铺、马良正店铺及吕顺昌店铺的琴,也

有虽不知名但沉稳而苍劲的老琴,林林总总不下50把。可以说,每把琴都有一段故事。楼庄栋感慨地说:“这些琴有的得来千辛万苦、踏破铁鞋;有的轻而易举、全不费功夫,然而它们使我心胸开阔,更懂得了人生价值。”

  楼庄栋的父亲楼邦达,早年也是出了名的琴票,时与程君谋、刘叔诒、顾梁臣切磋技艺,同享盛名。耳濡目染,楼庄栋8岁就会操琴,他回忆说:“我一上手便是徐兰沅拉过的名琴。”徐兰沅为富连成社、谭鑫培、梅兰芳操过琴,是我国“六场通透”的名琴师。楼庄栋说:“那时,父亲见我喜欢拉琴,便说,大橱顶上有把琴,你可试试。于是我爬上橱顶,找到了尘封已久的这把琴。此琴五节紫竹琴竿,圆圆的,粗细适中;琴筒也很圆,内壁黄中带红,印章上有“八拾万元”字样及“北平和平门外”的印记,外壁亮处爆出丝丝竹筋,竿与筒的交接处有层层包浆,筒子上的蟒皮依旧清晰,一对黄杨的十六轮轸已磨损光滑,琴弓马尾上翘,如招主人一试身手。楼庄栋得之爱不释手,形影相吊,与之结终身之交,从此,他也走上了爱琴藏琴之路。

  杨宝忠琴:见证“杨派风格”形成

  藏名琴是快乐的,也是艰辛的。就拿楼庄栋最心爱的杨宝忠拉过的琴来说吧。杨宝森演的诸葛亮、杨继业、伍子胥、陈宫及祢衡都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为他操琴的则是他的堂哥、余叔岩的大弟子杨宝忠。满肚子谭腔余调的杨宝忠托腔染情,辅佐杨宝森发展形成“杨派”唱腔艺术。两人琴唱璧合,默契相成,赢得观众心悦诚服的敬佩。杨宝忠喜拉小提琴,上世纪50年代初,他曾向上海心脏专家、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黄铭新请教,两人切磋技艺而成至交。喜钻研的杨宝忠将小提琴演奏技巧移植到中国的京胡上,形成了“激越缠绵都动人,刚柔相济皆传情”的杨派风格。杨宝忠离沪前,将随身带的琴赠给了黄铭新。岁月沧桑,黄铭新又将此琴赠给了内侄、沪上京剧名票陈希曾。陈希曾见楼庄栋爱藏名琴,便把杨宝忠琴割爱惠让给楼庄栋,并说:“但愿此琴如千里马逢主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该琴通体呈黑色,发红的琴筒里“马良正制”的标识清晰可见。原配的琴弓除手部位之外都被松香覆盖着,尽管琴竿有些驼、琴轸有些弯、弓槽有些凹,但这些铭刻着杨宝忠当年演奏的痕迹,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每当清脆醇厚的琴声响起,楼庄栋总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青春依旧,风韵犹存,我当为复兴民族国粹而努力。”

  梅雨田琴:曾长期与谭鑫培相伴

  在一次民乐界的盛会上,上海民族乐器厂博物馆主任陈书明独奏了一曲《寄生草》,清纯厚亮,韵郁味浓。楼庄栋一听便知是把好琴。为此,他找到了陈书明,方知此为梅雨田琴。梅雨田是梅兰芳的伯父,曾长期为谭鑫培操琴。宣统三年(1911),梅兰芳第一次在文明茶园贴演《玉堂春》,也是梅雨田操的琴。该琴在上世纪30年代为国乐大师、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改编者柳尧章所收藏,柳尧章作古后传给了任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儿子柳和埙,柳和埙退休后又辗转至陈书明手中。该琴体形比现在的京胡小一号,琴竿为福建的黑紫竹,竹竿挺直,竹节平整,琴身乌黑,琴轸磨损,弓槽留痕,琴担与琴筒都被松香粉包浆掩盖。陈书明得知楼庄栋有藏琴之癖,便也玉成好事。楼庄栋得之,狂喜不已:“我得到的不仅是一把饱经沧桑的古董京胡,更是同仁们对京剧事业的真诚友爱的心。”

  陈彦衡琴:名票风流长相传

  日前,楼庄栋又得到了一把陈彦衡操过的琴。陈彦衡虽为票友,但对谭艺研究很深,名家余叔岩也常去他处请教学习。楼庄栋说,获此琴全靠“近水楼台”。今年,京剧老票友乔志钧100岁生日,票友们为之祝寿,期颐寿会上,楼庄栋遇见了父执前辈宁小周,他会司鼓又会操琴。乔老坐在轮椅上唱了一段《空城计》,由宁老司鼓,楼庄栋操琴,十分开心。宁老很直爽地对楼庄栋说:“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你谈及收藏名琴的文章,其中甘苦我是理解的,我有一把陈彦衡拉过的琴。当年陈彦衡到上海,住在谭派名家钱秀山的家里,用此琴为钱秀山吊嗓,琴一直留在钱家。之后,我也用此琴常为钱秀山吊嗓,久之,钱秀山便将此琴送给了我,现在此琴就由你传下去吧。”楼庄栋说:“名琴是这些老人的命根,他们能脱手赠我,是对我的信赖,我当珍惜,决不在我辈手中丢失。”楼庄栋除收藏名琴之外,他还在研究开发新京胡。为改传统模式,他常去民族乐器厂与老一辈的师傅切商研制新琴。近来,他和民族乐器厂沈正国、陈书明一起开发了京胡梅兰对琴,拟于近日推出。

  面对楼庄栋收藏的各种名琴,我忽然想到,人生是一张犁,为了一个目标,他可以默默地耕耘一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07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