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丽的包头我的家”(全国文明城市(区)巡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6: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美丽的包头我的家”(全国文明城市(区)巡礼)
包头市阿尔丁植物园一瞥。

  本报记者辛阳

  20世纪中叶,包头曾被誉为“草原钢城”。如今的钢城包头,成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中惟一的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近年来,包头市致力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一座座花园式住宅相继建成。这座城市特别注意大力改善中低收入者居住条件,建设了明日新城等一大批花园式经济适用型住宅小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1.9平方米。家住老城区东河区的哈斯大娘说:“过去这里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在可变好了,出门不到10分钟就有一个小花园!”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老包头的写照。为了彻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包头市以建设“生态包头”为目的,实施了防护林建设,移植万棵大树进包头,目前包头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4.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32平方米,拥有大型公园13个,上万平方米绿地广场36个,形成了“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园林化都市”。包头市先后获得了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先进城市、全国安居工程先进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奖等荣誉称号。

  包头市把和谐发展作为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石,2004年新增就业人员7.3万人,其中2.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包头市将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提高到264元,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90元。今年,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增发了地方统筹企业退休人员的地方补贴。在包头,帮困扶贫蔚然成风,全市居民享受到和谐发展带来的成果。

  包头市从1995年开始在全市广泛开展“五讲四不”活动,形成了文明市民歌、文明市民公约、文明警示语“三个一”的市民教育体系,为市民提供了最基本的文明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渐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市民。10万青年志愿者在百里长街绿化美化过程中,义务献工40万小时,节约资金30万元;家庭并不富裕的老革命李玉珂拿出多年积攒的9万元用于修路;遭遇车祸的女工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的消息从电台播出后,200多名素不相识的市民踊跃献血……

  包头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包头先后承办了中国国际民族歌舞年,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连续19届举办鹿城文化节,每年都举办新年音乐会、社区之光文艺汇演、家庭文化展示以及合唱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包头市目前拥有秧歌队300支、合唱队100支、民间社火队80支、老年模特队4支。

  梧桐引得凤凰来。优良的环境使大批客商纷至沓来,东方稀铝、晶牛玻璃、香港嘉里,还有伊利、蒙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包头。2001年—2004年,包头市生产总值由248.6亿元增加到608.3亿元,财政收入由28.4亿元增长到73.3亿元,翻了一倍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883元增加到115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558元增加到4136元。

  记者点评

  包头市地处北方,是老工业基地,人民群众具有开拓创业的光荣传统。他们积十年之功,在祖国的塞北高原建成了“全国文明城市”。包头发生的变化给人以启发,那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07日第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