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奏响和谐的新乐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9:09 解放日报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探究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途径和对策,上海社会科学院于10月31日召开了“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来自院内外的60余名专家学者基于各自的学科背景和视野,就和谐社会中的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党制度、社区建设与社会保障、农村问题与民间信仰、利益分配与政府治理,以及大学生就业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邓伟志、曹锦清、张幼文、卢汉龙

、杨雄、刘杰、晏可佳、方松华等专家学者就专题演讲发表了评论。

  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教授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髓和要义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左学金研究员认为,从多学科领域探讨和谐社会问题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但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看法目前尚存在分歧,统一性还不够。比如在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融资与保险、医疗服务市场化等问题上就存在不同看法,需要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促进社会各个方面按照和谐社会的理念来发展经济,治理社会。

  对于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夏禹龙研究员认为,国家在和谐社会中要扮演冲突和矛盾最终调节者的角色,发挥缓和冲突、协调矛盾的作用。就目前来说,要平衡好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特别要使困难群体有通畅的表达渠道宣泄诉求;同时,国家要建立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处理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对于政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周建明研究员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角度提出,随着社会的转型,我们的社会出现了社会核心价值的变化,社会的分化以及社会内部关系的紧张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执政党,必须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尤俊意研究员强调了政党文明对政治文明的重要性,认为政党制度是政治文明的载体和架构,社会政治文明要求政党和谐,而政党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在提高参政党参政能力的同时,要使多党合作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程伟礼研究员针对党员干部“带病上岗”的腐败问题指出,由于人才战略在实施中存在体制上的障碍,干部评估标准不完善,科学执政没有充分体现,以及权力配置不科学、不合理,滋生了少数党员干部的腐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对此,我们既要实行财产公开制度,又要加强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通过软硬兼治的方式来遏制腐败。

  对于政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权衡研究员指出,中国目前的不和谐不一定是由收入差距所引起的,还需要关注收入差距背后政府过度干预行为所导致的分配失衡。由于政府缺乏再分配的有效方式,造成了收入差距在实际感受上更加突出。所以,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规范政府行为。胡键副研究员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视角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执政党、政府和国家的关系:一方面,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同时,也要实现政府的现代化,使政府融入国家,融入制度;另一方面,政府要退出市场,真正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功能。

  对于农村问题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陈祥勤助理研究员说,当前中国形成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不仅是社会发展政策的缺失所造成的,还反映了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等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这一社会结构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路径依赖,而不是单纯的政策调整所能解决的。在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狭隘地将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单纯地看作是经济问题,更不能仅仅看作是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问题。

  对于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石冬旭助理研究员提出,要借鉴国际上构建和谐社区的经验来促进中国和谐社区的建设。她认为,实现社区的和谐需要发挥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功能,转变社区治理观念,树立社区的服务意识,建立社区资源共享平台,培养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加强社区的传统道德建设。

  邓伟志教授指出,和谐社会就像是交响乐团,里面什么乐器都有,而担任指挥的就是执政党;执政党指挥好了,才能演奏出和谐动听的乐章。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作为执政党永远是矛盾论者,始终能够发现矛盾,并促进矛盾的缓和、解决。对于和谐问题而言,政党、国家和社会主义问题更为根本,而从根本上进行探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谐社会。正如黑格尔所说“相反才需要和谐”,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多元社会,各种利益、各种价值观都能共存共生、共同发展。

  (答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