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50万换来120幅摄影作品值不值--石阡县旅游产业发展困惑与突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9:14 贵州日报

  50万换来120幅作品

  10月30日,中国温泉之都石阡举办了“石阡风光风情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颁奖大会”,120幅取材于该县的作品获奖。石阡县还请来了“多彩贵州”和铜仁师范艺术团演出助兴。

  作为石阡举全县之力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一步,此次活动共耗资50万元。一种“不和谐音”在少数干部和群众中私下流传:如此大价钱,究竟值不值?

  去年,石阡县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提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的响亮口号。2004年8月,石阡县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和贵州省摄影家协会等联手举办了此次摄影活动。活动规定,摄影者自费前来石阡拍摄采风,获奖作品每幅发1000元奖金。

  “现在活动结束了,请人家来领个奖、吃餐饭,不为过。”石阡县委书记麻绍敏说。他认为,石阡并没有吃亏。除了摄影者的稿费和演出费被带走外,相当部分钱是用于消费,大部分都“留”在了石阡,支持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年间,共有18个省市的500余名摄影者前来采风。摄影者郭英竹几下石阡,为了在鸳鸯湖里拍到鸳鸯,他长期租木船和购买河鱼投食喂养鸳鸯,并从深圳带来两个人体模特。

  麻绍敏说:“这些摄影者来,肯定要消费吧?”在他看来,这些收益都是“小不点”,他认为活动最大的收获在于借力宣传石阡旅游。他说:“发展旅游,最起码的一点是需要资料介绍,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我们根本不可能照出如此精彩的图片来。本次活动征集到的120幅优秀作品,我们今后就可以将其编辑成精品画册作为推介石阡旅游的重要资料。”

  至于花钱邀请“多彩贵州”艺术团前来石阡,当地很多人也不认为是纯粹在“绷面子”,而是因为此前“多彩贵州”与石阡结缘。在“多彩贵州”上一举唱红的《情姐下河洗衣裳》,就是石阡本地传唱的民歌。

  一位不愿具名的干部说:“现在很多地方,都想创作一曲歌曲来唱响本地,我们已经有了这个条件,为什么不利用?‘多彩贵州’来石阡,首先是石阡需要‘多彩贵州’继续唱响石阡,其次是‘多彩贵州’也需到石阡来找市场”。

  花钱买吆喝的困惑

  石阡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县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和多处省保文物文庙、禹王宫等,还有鸳鸯湖、佛顶山、楼上古寨等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因温泉散布全县,石阡又称“温泉之都”。

  石阡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增长空间有限,从2003年起,该县注重发挥资源优势,采用政府主导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全县已投入960余万元改善部分景区景点的基础条件,多家单位联手开发了楼上古寨和尧上民族文化村,举办活动进行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此外,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缮和保护万寿宫古建筑群、老城等旅游资源。

  近两年,石阡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去年,共接待游客16.8万人,旅游总收入442万元,今年上半年游客达17.5万人,旅游总收入525万元。

  然而,据该县旅游局有关部门负责人称,石阡的接待型旅游要占60%。部分人认为,石阡旅游是“花钱买吆喝”,政府投钱后不但没赚到钱,还加大了接待成本。

  产业起步需要政府推动

  麻绍敏认为,石阡旅游现仍处于启动阶段。发展旅游业,仅过了两年时间就开始计较成本和收益,是一种“产业功利思想”。他说,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不仅仅是石阡要遭受如此困惑和阵痛,其他贫困地区也同样要经历和面对,不同的是在于时间长短。石阡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积极争取企业参与,力争加速走出过渡阶段。

  其实,在对待政府投入和市场参与、接待旅游向产业旅游转化方面,石阡早就有了一个明显的指导方针:通过政府前期投入,带来景区景点人气,促使景区景点升值,再择机进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拍卖经营权,变现收回前期投入,减少财政压力,同时获取税收,壮大财源。

  政府发展旅游业的热情和决心,也引导了民间资金的投入。近年,民营投资者修建了温泉度假村和改建了两个二星级宾馆,有民营企业家还将投资2000万元修建一座3星级宾馆。在景点建设方面,一投资者购买了一个景点的经营权,在地下热水和地表水汇合的凯峡河,也有投资者将开发“冰火两重漂”。麻绍敏说:“两年前,石阡的住宿条件在全省处于倒数位置,现在完全可以排到前列。”

  石阡县旅游局的孙大河说,旅游业是一个长线产业,不可能吹糠见米。在起步阶段,接待型旅游比例较大、政府投入强力推动产业发展,都是正常的。如果非要计算得失,那石阡发展旅游业现阶段最大的收益就是:带动了关联产业发展,交通建设提速,旅游富民兴县观念深入人心。

  作者:陈玉祥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