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字垃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9:19 上海青年报

  ■文/刘运辉

  一直以来,买书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书多了,架子上放不下,只能把旧书处理掉,不忍心卖掉的什么诗集或者多卷本的文集只好堆放在角落里。

  其实放在那里也是没有时间看的,不过是放一种心情而已。每天的文字流和图片流

在眼前川流不息,只能在整理房间的发现旧书们的存在。

  对于抬头就是报刊,低头就是汉字的人来讲,阅读的耐心真是越来越少。实在是本好书,长也不要紧,舍命陪君子总会读完的。可这样的君子偏偏不多。

  短的文字真是一种视觉上的轻松所在。翻开报纸,那800———1000字的小文章看看,笑笑乐乐,也就够了。反正现在是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文化浅,超过3000字的文章发在报纸上,一是看不动,二是觉得作者故意和读者过不去。脑子里经常会问两句话:“你想说什么?”“这真的非要写到这么长才能把话说清楚?”这种谱儿,除了在捍卫作者作为个名家的无懈可击之外,一字字,一句句,都在那儿权威般地进行着自恋的抒情。

  写作的人,不自己约束自己的文字,不自己检点自己的文字,漫无边际地就稀里哗啦弄出三五千字来,还没有等读者把你当垃圾呢,自己反倒把自己当垃圾了。既悲又惨!

  垃圾也是这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垃圾也没有什么的,什么都有用似乎不太像平常的日子。但怎么也要弄点像样的垃圾吧?

  前一段时间,有人把张爱玲没有发表过的在当时很多人觉得有失水准的东西找出来,表面上是给张迷们又一次尖叫的机会,实际上是把张爱玲晚年的破烂货拿出来哗众取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一是不尊重张爱玲的本意;二是觉得读者不过是傻子,并没有多少的鉴别力;三是能赚一票算一票。好在图书市场也有它本身的规律,现在,那本《同学少年都不贱》一摞一摞地摆在三折书店里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书多便堆出垃圾,人伪便疑似乡愿。不相信那些个左一本右一本的写家会有那么多的文字可以流传下去。更不相信那些个“捡破烂”的编辑会让后人记得。

  为了现实的利益报刊图书都可以弄点垃圾占占版面、占占库存,但最好承认那些是垃圾。文字垃圾。

  给文字垃圾一个后悔的机会吧,读者总是这样想。他们宽容地沉默下去只是想证明一点:别和垃圾一般见识,何况这垃圾还带着点儿墨香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