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人生活最有生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9:24 南方都市报

  “广州人生活最有生命力”

  前卫艺术家艾未未很喜欢广州有很多小胡同,很多“没经过规划的地方”

  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

  人物简介

  艾未未,诗人艾青之子、前卫艺术家、《北京人在纽约》副导演。从上世纪70年代作为“星星画派”的一员,到90年代艺术杂志《黑皮书》、《白皮书》、《灰皮书》的主编,如今的艾未未在建筑、雕塑、绘画、家具、编书等各个领域内自由穿梭。他是多项工程和景观的设计人,生活在由自己设计的登上了多家国际知名建筑杂志的“艾未未仓库”中。

  中国建筑非常盲目

  记者(简称“记”):作为这次“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的嘉宾,以你个人的观点,什么样的建筑算是有文化内涵的优秀的建筑?

  艾未未(简称“艾”):我们称之为好的建筑,无论是中世纪的、封建时代或原始时代的,都是对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有准确理解和表达的建筑。

  记:那你觉得现在中国有你定义的这种好建筑吗?

  艾:很遗憾地说,中国在建筑文化和建筑学上的落后程度是不可想象的。

  记:具体而言,你认为现在中国建筑的状态如何?

  艾:现在中国的建筑正处于一种非常盲目的状态。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需要大量建造房屋改善人的居住环境,而建筑界只知道一味地拆旧建新。

  记:那么现在中国建筑人才和专业的发展跟不上这种建筑增长的速度吗?

  艾:中国的建筑设计实际上缺少坚实的建筑学教育和思考。建筑专业的时间短,长期落后。而中国的建筑设计单位都是国家机构中的部门,一方面它承载着这个社会最大的建设力量,另一方面它是没有任何独立的原则和风格可谈的。

  记:那你对现在中国建筑设计师的评价不高?

  艾:总体来说中国的建筑师基本处在一种非常盲目、混乱、自暴自弃的状态。这几年比前几年已经好很多。但是要在美学上有所建树,让社会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这是很难的。

  建筑不一定要舒适

  记:现在似乎流行建筑的人文关怀,即对建筑中的人的关注。

  艾:建筑是为人做的,肯定要考虑人。但人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建筑能够同时关怀所有人的需要。说考虑自己可能更好一些,因为一个自我和另一个自我是有相关性的。

  记:那好的建筑是不是应该给住在其中的人一种类似舒适的感受?

  艾:不一定。有的建筑是需要舒适的,有的是不需要舒适的。比如说中国人古代的家具都不是让人舒适的。中国古代是不可能有沙发的,因为人坐的姿势、人在家庭中表现的精神状态都是为了达到精神层面的一个合适。这个是精神文化的要求。如果仅仅把建筑和生活用品降低到舒适的层面上,实际上是很低的。

  城市应该自然“生长”

  记:你提出“自然城市”的观念,认为任其自然生长的、甚至乱的城市才好,为什么?

  艾:我提“自然城市”,是针对规划型的城市来谈的。因为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规划相对自由生长都有很大的弱势。比如盖一座大楼,你不可能考虑到我在大楼旁边需要规划几家小店,有卖面条的、卖杂货的。现在你可能在大街上走几公里都找不到一个这样的店,这样的店是规划不出来的。我觉得规划实际上应该谈的是“什么不要规划”,哪些地方需要规划,哪些地方应该让它自然协调地生长。什么都规划最终就是把一条街一个城市规划死了。

  记:你以前到过广州吗,对广州的城市规划怎么看?

  艾:我很喜欢广州。广州没有那么多规划,我觉得它的市民生活是最有生命力的。很多地方墙贴着墙就盖(房子)了,有很多小胡同,很多没有经过规划的地方,但这些东西实际上正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我不认为长安街好看,也不认为广州的小巷难看。城市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用的,而不是为了看的。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田志凌 马羽飞(除署名外)

  300多中外人士肇庆讨论保护历史名城

  本报讯(记者庄杨杰 通讯员丰双太)“城市的发展与保护应该同步,有才干的城市领导应该在城市的发展与保护中寻求到平衡点。”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陶斯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在前昨两天肇庆举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年会暨第12次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世界的专家们纷纷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自己的观点。

  该年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肇庆市政府主办,中国市长协会协办,邀请了国外内一批专家、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嘉宾共300多人参加。

  国家名城委副主任委员乔征认为,在城市的开发中,对文物的保护,就是保护公众利益。俄罗斯总统顾问认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已是世界性的问题。

  此次年会于昨天发表了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肇庆宣言》。

  告读者

  “首届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将于11月10日开幕,本报将对中国建筑界、文化界一些名家大师作面对面的访谈,近期会陆续刊出访谈文章,敬请关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