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访也该与时俱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9:45 红网-三湘都市报

  家住长沙市开福区的黄女士的女儿今年读初二了,可没有老师到家里来进行过家访。回想数年前班主任每个学年都会来家访一次,黄女士深感失落和不解(本报11月2日A12版)。

  其实,黄女士的困惑很正常。家访是我国的一个教育传统,教师通过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和学习环境等,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联系家庭和学校的纽带——家访,

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原因何在?首先,教师的负担越来越重,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家访。近10年来,中小学人数爆增,一个教学班60人左右是常事,一个教师至少要担负两个班的课程才算满工作量,其工作总量之大,可想而知。光是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就让人喘不过气来,再加上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及偶发事件的处理,让人精疲力竭,更何况学校还有政治学习、会议、评比、检查等,更让人疲于奔命……

  其次,学生也不领情。现在的学生最怕的就是教师家访或请家长。一般而言,学生在学校不是犯了大错老师是不会“告状”的,有的学生一听老师要请家长或家访,情绪反应就很强烈,甚至还会闹起什么“出走”之类的事。

  再次,家长对老师的来访也未必热情。有的家长为工作和生活忙忙碌碌,还有一些家长整天忙于“方城之战”也不大欢迎老师来访搅了其雅兴,更何况有的家长潜意识中总认为老师来访定然是子女在学校表现不佳,有损家庭名声。

  试想,当家访成为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精神负担时,家访成为“昨天的故事”不是很正常了吗?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家访的形式也该与时俱进。家访的目的无非是和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现代化手段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在第一时间内和家长取得联系,沟通情况,不是一桩两全其美的事吗?为什么一定要迷恋于过去那种耗时费力、效率低下的方式?

  周彪(长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