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串门儿的学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0:16 今晚报

  一位黑龙江垦区的老文学编辑去北京看望已经大红大紫的知青作家,人家接待不谓不热情,但书桌上立块牌子,让他一眼瞅到了,上书:会客不超过十五分钟。心情陡然大坏,三言两语就起身告辞。回来后,一直愤愤不平:想当初让我看稿子时……结论是,人一阔脸就变。

  我当时也在编辑部,听说后心里也不舒服,后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让我理解了

那位作家。

  那是个星期天,我正在为一家刊物赶稿子,上午十点多钟,门铃响了,来人自报家门,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来者觉出了我的迟疑,说:这么快就把老朋友忘了?咱们一起打过吊瓶!噢,是一个月前感冒住院时认识的。

  我心里暗暗叫苦,但怕担上“病一好脸就变”的骂名,只好把楼门打开。

  让座,沏茶,寒暄,过后就只有枯坐了,因为当时胳膊上都插着针头,有共同语言,现在除了吊瓶以外,真找不着别的话题了。这时爱人已把午饭做好,我邀他一起吃饭,他说,今天礼拜天,我家两顿饭,刚吃过,你们吃你们的,别见外,我在这儿看电视。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家里有位客人,却不上桌,这顿饭你怎么咽得下去?草草吃罢饭接着陪客,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钟,他才离去。

  稿子是彻底被耽误了,只好在深夜重新酝酿了。

  去年在美国呆了三个月,我去过许多美国人家里串门,无论是新结识的朋友还是老朋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串门都不是件简单事,不能拔腿就去,要定时预约,不速之客是不受欢迎的。不能随便邀请或答应谁到家中做客,也不能随便提出去谁家做客,美国人一根筋,说了就要兑现,美国是一个讲契约的国家,他们会把邀请与应邀看成是一种契约,尽管是口头的,也必须遵守。当然美国人也经常说,你很漂亮,你很年轻,你真能干,都是客气话,不承担什么责任,你也不必当真。

  那次约好到一个美国人家里见面,我们很顺利找到了她的家,我准备下车,孩子说,离约定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迟到当然不礼貌,早到同样不礼貌:可能主人家里有其他客人,可能人家在收拾房间,或者有什么其他事情。我们就开着车在这个小区里兜圈子,直到差五分钟才回到主人家门口,这时,主人的车子正好驶进车库。看来主人也是非常守时的。

  会面时间长短也是事先约定的,说好两个小时,不用主人下逐客令,自己就要主动告退,除非主人挽留。

  其实,国内串门的方式也在向这个方向靠拢,人们的生活秩序已经重新洗牌,那种大杂院里推门就进的亲近已经成为历史,而且并不怎么值得留恋,这不是人情寡淡的注解,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每个人都很忙,时间很紧,即使有时间,也未必有心情,私人的空间很重要,要懂得尊重自己,更要尊重别人,不要随意闯入私人领地。预约是起码的礼貌,不请自到的串门儿越来越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