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澳最聪明孩子”是华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8:26 环球时报

  2005年“澳大利亚最聪明孩子”知识竞赛近日落下帷幕,华裔男孩席威廉(音)独占鳌头,获得了2万澳元的奖金。另一苏姓华裔女孩获得第二名。

  总决赛选手中一半以上是华裔

  参加总决赛的9名选手中,有5名是华裔学生,其中两名进入前三。位于华人聚居区
的赫斯特维尔公立学校被评为“最聪明的学校”,因为它有8名在校学生成功晋级复赛,是全澳各校中参加复赛人数最多的。夺得亚军的苏姓女孩就来自这所学校。

  “

澳大利亚最聪明孩子”电视比赛从2004年开始举办。它是效仿英国ITV电视台2001年大获成功的“英国最聪明孩子”节目举办的。参赛选手都是11岁或12岁的在校小学生。

  这次的比赛全澳共有1.2万名适龄小学生通过网上答题进行初试,参加人数是上届的3倍。其中成绩最好的1509名选手,又经过笔试及7轮电视比赛,最终选出9名选手参加90分钟的电视

总决赛,通过常识竞赛、自选专题竞赛和对手专题竞赛,最后决出总冠军。

  “英才班”里到处是华裔面孔

  在记者采访中,几位澳大利亚本地人都对华人孩子的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赞叹不已,认为这是中国血统遗传来的。“英才班”、“精英中学”里到处是华裔面孔。年轻华人接受高等教育及从事医生、会计等热门行业的比例远远高于人口比例。

  由于澳大利亚人口不多,高等教育发达,澳通行普及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中小学课程轻松,家庭作业极少。孩子们的很多时间都花在阅读课外读物及板球、足球、游泳等体育活动上。

  而华人家庭却保持了中国人重教尚学的传统。第一代华人一旦站稳脚跟,首要任务就是打造子女教育升学的最好环境。经济条件允许的,会送孩子到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的学生则被父母期望进入“英才班”,以后考入“精英中学”,接受更为严格的教育。

  华裔孩子“最渊博”而不是“最聪明”

  尽管华裔孩子在这次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令华人深感自豪,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华人教育方式的反思。

  澳本地家庭通常以孩子能参加学校的橄榄球队、辩论队为荣。而华人家长则重视考试成绩,不鼓励孩子过多参加社会活动。他们通常希望学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学习,作业越多越好。记者就曾听说华人家长认为孩子功课太过轻松,集体找校长要求增加课程的事例。中文报纸上每天都有整版的补习班或家庭教师广告。在华人聚居区,还有华人开的专营中小学补习书籍的书店,顾客也大多是华人。

  缺乏社交再加上华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使得华裔孩子在人际交往、体育项目、领导能力、公众场合表现等方面都略逊一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比赛仅仅是考察孩子对某些知识的掌握情况,称作“最渊博的孩子”比“最聪明的孩子”更妥当。还有人指出,这种比赛仅是娱乐,名次不能说明问题。▲

  《环球时报》(2005年12月05日第十八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