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学生带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中国不能承受之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02:07 东方早报

  作者:杨耕身

  感动纷至沓来,在冬日的中国。当洪战辉这个名字像风一样,带着爱与人性的圣洁火苗,在一夜之间引燃人们深藏内心而日渐荒芜的情愫,让我们在突然之间发现,世间其实有那么多的感动,需要我们带着泪光的阅读,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终至———不能承受。

  媒体与公众对洪战辉的热情的远未结束,12月15日《重庆晚报》又推出一件在我看来同样足以令人感动的事例:最近三年,每逢假期,重庆开县郭家镇北斗村小老师刘念友都会到镇上煤矿下井挖煤。他挖煤挣的钱除了供儿女上大学外,就给自己班上的贫困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买新衣服,但他自己却天天吃白开水泡饭和咸菜。刘念友从教28年,班上从来都没有因为钱而辍学的学生。到底资助了多少贫困生,他自己也数不清。

  不论是洪战辉,还是山村教师刘念友,都足以感动中国。而在他们背后,那更多像他们一样在生活的苦难中没有沉沦的,在生存的重负之下依然坚守道德之高标准的,事实上有着一个更大的人群,他们都在以一种隐忍的方式手握美德,撑起中国,当然也都足以让所有在俗世庸碌而隔漠的人们潸然泪下。然而,在今天,这却已经是不能承受的感动,而这一点,也恰恰正是泪眼朦胧的人们所无法忽视的。

  面对洪战辉或刘念友,我们都有了一丝类似于有惊无险后的庆幸,因为他们的出现,使得一些生命得到了照料,一些权利得到了保全,虽然这并不是他们必然的职责所在。但这是否意味着,在所有需要得到照料的生命面前,所有需要得到保全的权利面前,都会有一个洪战辉与刘念友呢?扪心而问,我们中有多少人,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去复制洪战辉或刘念友所树立的道德高标?这是不能忽视的。

  另一方面,正像面对洪战辉论者曾不禁追问的那样,那些原本承担着一定公共职责的政府、

医院、学校都悄然隐身,为什么冷漠地注视着一个孩子艰难地支撑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对于刘念友的挖煤助学,我们亦需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么多学生的受教权只有依靠一名山村教师的无私奉献来保障?都说孩子是民族未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部分的未来只能放在一名山村教师单薄的肩膀之上?这更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中国得以感动的前提竟是部分职能部门的“职责让渡”,如果公民道德的高扬竟是缘于相关职能部门职业道德之不具,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在洪战辉或刘念友出现的地方,我所感知的一个时空是空旷而寂寥的。我们也许能够承受洪战辉或刘念友,但我们谁能够承受这样一种空旷与寂寥?我们可以感动,在泪光中祝福,但我们是否可以承受住这样的感动?这算不算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相关专题:大学生带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