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俄严防美军包围周边(独家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0:55 环球时报

  

俄严防美军包围周边(独家报道)
设在中亚地区的美空军基地

  俄罗斯被美国军力“包围”了!

  这样的字句近来在俄媒体报道中不断出现。据美联社报道,俄罗斯对外情报部长谢尔盖·列别捷夫最近表示,外国军队在俄周边的基地驻军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安全。对此,俄
表示严重担忧,2006年俄军将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周边的“军事威胁”。

  美对俄形成军事合围之势

  在最新出台的美《国防战略报告》中,依然将“传统型威胁”,即地区性军事强国视为现实和潜在威胁,并特别注明了俄罗斯。有评论认为,目前美国正处在“后冷战”时代的战略扩张期,对俄罗斯推行一种“蟒蛇战略”:美国在俄罗斯周边或建或租的军事基地就是蟒蛇粗壮的身子,紧紧地箍住俄罗斯,尽量压缩其战略空间,最后将其窒息在本国范围之内。从目前美军海外基地调整的重点方向来看,美国遏制俄罗斯的意图十分明显。在北约东扩的基础上,美国与罗马尼亚已签署了在黑海建军事基地和使用罗境内若干空军机场的协议;在波兰境内美军已决定建立导弹拦截站。在高加索地区,美国特种部队已进入格鲁吉亚。“9·11事件”后,美国借助阿富汗战争顺利实现了“立足中亚”的夙愿,虽然目前撤出乌兹别克斯坦空军基地,但美国仍然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其他国家设有军事基地。美国近年来也加强了对蒙古的战略渗透,并在蒙境内以举行演习名义设立了搜集俄情报的侦听站。再加上美国冷战时期在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以及阿拉斯加构筑的基地群,可以说,美国开始形成对俄罗斯的西—南—东三面战略合围之势。

  俄对美国威胁严重担忧

  尽管国务卿赖斯等美政府高级官员在多个场合数次表示,美国没有包围俄罗斯的战略企图,但俄罗斯方面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来自美国的军事压力。

  不久前,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会议,俄代表称:“如果有人试图对我国施加政治和军事压力,这些军事基地就会变成一大威胁。”许多俄官员和媒体也对美国围绕俄周围的军事部署深感忧虑。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认为,近年来,美国将其触角伸入俄传统势力范围,这一切使俄深感来自东西两个战略方向的巨大压力。基于这种担忧,俄军方也开始进行相应的调整。2005年8月,俄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宣布,俄决定加强北高加索军区的兵力,除部署两支训练有素的山地旅外,还将为该军区配备先进的陆海空装备。之后,伊万诺夫还警告说,如果美国在波兰设立反导弹基地,俄就将在波罗的海“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短程和中程导弹。随后,俄军不断举行具有核大战背景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今年,俄军采购预算增加30%,加大了武器采购力度并且优先配给周边几个主要防御方向,另外,俄军针对美军的对抗性演训次数,在2006年也将大幅增加。

  俄媒体还透露,美军在俄周围十分“繁忙”,双方情报战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冷战时期。据俄空军无线电技术部队负责人什拉姆琴科中将透露:去年俄雷达部队在俄边境共发现约1000架次外国战机对俄实施各种侦察活动达8万多次,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与北约的飞机,对此俄空军加大了对美侦察机的反制力度,一旦发现不明飞机接近俄边界,俄空军战机马上进入“临战反应”,升空进行拦截。据俄空军总参谋长切里佐夫透露,最频繁时这种“临战反应”每昼夜大约有7到8次。

  美俄“基地争斗”将会继续下去

  冷战时期,由于核武器毁灭性威慑作用,美苏双方都未能实现在对方家门口保持军事存在。美国在欧洲布有重兵,但全部都在西欧和南欧,东欧则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在东亚地区,美国虽然在韩国和日本保持重兵,但却存在朝鲜和远东海域等重要的缓冲区,此次可谓首次实现在俄家门口“排兵布阵”。

  目前,美军在俄周边各要点上建立的基地多为“前进作战基地”和“临时性作战基地”两类,前者平时仅保持少量驻军,增大作战物资储备,使其具有海外军备仓库的作用,一旦冲突爆发,美军能利用这些前方作战基地,迅速投送兵力,确保美军作战行动的成功。后者则是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安全威胁”,这些威胁何时出现,将在哪里出现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保证美军作战有更大的灵活性,战时一旦需要,立即征用。这些基地将形成沿俄罗斯西、西南、正南、东南、东部边境线的战略监控线,由点排成线,密切注视俄罗斯的一举一动。对美国来说,这样的“成果”无疑是求之不得的。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上千公里的防御纵深和大量军事设施,现在美国军力又从西—南—东三个方面对俄形成“合围”,这种“围堵遏制”对俄造成"软杀伤",将会引起俄政界军界的强烈反应。俄政治评论家在《独立报》发表文章指出:“俄罗斯绝对不能对此屈服,唯一出路是斗争下去。”国际文传电讯社称,俄决不欢迎外国军队部署到周边地区。▲

  《环球时报》(2006年01月03日第十版)


本报特约记者 左渐晓 毕晓普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