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面包正代替馒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14:01 环球时报

  漫步北京街头,很容易注意到这里面包店还挺多的。曾经,北方人给外人的印象是偏爱馒头,而今面包店越开越多,相比之下,馒头包子专卖店却难觅踪迹。

  作为外来者,笔者在街头得到的馒头印象,反而和外地民工联系到一起。馒头价廉、耐饥,凉了还能吃且不伤胃,民工果腹自然首选它,不可能是软绵绵的面包。于是也有人认为,面包业发达,也是北京人富裕与现代化的证明。

  对一些新崛起的中产阶层而言,面包专卖店相继成立是北京应有的“国际化风景”。据了解,市政府计划在2008年前,让西餐业翻番。奥运会和国际化,让推广面包文化的人士更为理直气壮。

  面包成为流行,而在这场新饮食文化中,主人翁是城里年轻人及消费得起的新中产阶层。在一家面包店里,大学生恒昀和男友许大卫正悠然品尝着面包。恒昀说,虽自小吃中式主食,但她偏爱西方饮食。从中式转换到西式口味,他们没感觉任何不适。至于价钱,许大卫说:“这在我们承受得起的范围内。”

  

清华大学东门附近,新开张的一家面包店成了大学生的休闲胜地。西式的饮食方式也改变中国人聚餐的特征,从过去偏爱热闹、喧哗,到现在的个人化、安静、悠闲、注重隐私。

  不过对一般市民来说,时髦的面包店有时让他们有刺眼的感受。35岁的谢丽告诉记者,她从没踏入专卖店买面包,因为太贵了。她认为,北京人不是放弃馒头,只不过把馒头留在家中,让软软的面包到街上“抛头露脸”。与此同时,在面包专卖店里,无数个“许大卫”在细细嚼着面包,优雅地和朋友聊着天,享受着因经济优势带来的喜悦。▲

  (摘自1月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原题:年轻人吃软不吃硬?北京软硬大战;作者韩咏红)

  《环球时报》(2006年01月09日第六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