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冯世伟:挣回“洋钱”好过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11:1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编者按春节临近,在外劳作了一年的打工者,揣着辛辛苦苦挣来的工钱,背着花花绿绿的行囊,踏上回家的旅途——他们急着赶回家中,与家人过一个欢乐、祥和、团圆的春节。

  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在一批批外出务工者队伍中,涌现出许多值得一写的人和事儿。值此外出务工者返乡之机,本报派出记者分赴几个劳务输出较有特色的市县,并于本周内连续推出“打工者故事”。

  “感谢你们,不是劳动部门提供机会让我出国务工3年,现在的我恐怕还要为过年发愁。这杯酒,我敬给你们!”昨日上午,信阳市一家餐馆里,刚刚从阿联酋务工归来的冯世伟等人,专程前来看望信阳职业介绍中心主任张耀先,并举起酒杯,一再向为他们出国务工牵线搭桥的人们表示谢意。

  “在那里,每年可挣5万多元。”三杯酒下肚,冯世伟说起了

出国打工的经历。33岁的冯世伟是罗山县农民。2003年,经信阳市劳动部门介绍,他和30多个农民兄弟一起,漂洋过海,到阿联酋海湾华人建筑公司打“洋工”。

  “以前我在家的时候,主要搞土建和钢筋浇筑工作,到阿联酋后,这两项技术正好用上。现在我又学会了

装修技术,比如铺地板、大理石干挂等,收入还不错,每月可拿2000多迪拉姆(相当于人民币4000元左右),另外还有部分小费。除去所有开销,每年可净挣5万多元人民币。”冯世伟说,他在阿联酋共干了将近3年,挣的钱可以盖一幢小洋楼了,但他仍嫌收入太少。“这次回来主要想再换个国家工作。”他告诉职业介绍中心的领导,希望职业介绍中心能把他介绍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去。

  和冯世伟一起到阿联酋的还有新县沙窝镇的杨友之和罗山县庙仙乡的刘志刚等6人。杨友之和刘志刚以前在家也都是搞建筑的,到阿联酋后,主要建建筑主体。“我挣的有5万多元人民币。虽然苦,但比在家里挣钱多多了,值得。现在眼界大开,还想出门闯闯,这次回来,也想再换个国家干。”杨友之说。

  同日,信阳市新县县城一片

别墅群里,一群人正在帮助刚从韩国归来的扶勇乔迁新居。“出国3年,挣来了这个新家。”扶勇指着漂亮的3层小别墅。“这个小区是县里专门为归国的务工人员建设的,当地群众开玩笑,把这个小区叫做华侨村,其实很多人都是过去的农民。”他说。

  相关链接

  据信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该市出国务工人员累计9012人,其中,仅去年就向境外输出务工人员2588人,当年全市出国务工人员创汇达4000多万美元。“劳务输出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带回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带动更多人致富。”张耀先说。

  □首席记者何正权通讯员翁应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