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 >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8:02 新华网

  【编者按】“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
个一号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公布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至此,中国在新世纪已连续出台了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农村贷款难窘境有望改善

  详细>>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自2003年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试点以来,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都已组织开展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困难,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此外,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今年将实现全免学杂费

  详细>>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2月20日,恩施市龙凤镇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刘璐(左)、王瑾高兴地展示"国家决定对西部农村孩子免除学杂费"的宣传画。沈祥辉摄

  近年来,各地区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有力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数据显示,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有关专家认为,要减轻农民教育负担,首先要免除农民子女缴纳的学杂费,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在农村逐步建立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文件指出,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图文:山里孩子免学杂费

  云南:589万农村和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学杂费

  天津:2007年全市中小学校免学杂费

  四川千万学生免学杂费全省资助金额将达35亿

  青海农牧区中小学生今春起全免学杂费

  2008年农村将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详细>>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中央和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投入的力度,但农村社会事业薄弱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

  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

  专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要有明显改善。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看,应当也更有条件加快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文件还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2008年农村将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惠及千万农民

  河南郑州:450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有病敢住院了

  北京市大幅提高参加合作医疗农民补助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怎样让10元钱效益最大化

  加大财政支持 编织“农村社会保障网”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社会保障是劳动者的“安全网”,农村社会保障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安全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根据调查,目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而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中国的特殊国情是城乡差距大、农村贫困人口多,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文件强调,要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解读五中全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哪些

  老有所养:从"农民工退保"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解决困难群体社会保障

  新农村建设将突出强调村庄规划和治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新的村庄规划建设应该是新农村建设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而且农村有农村的特点,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与城镇建设混在一起。

  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要求各级政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此外,文件还指出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文件要求,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

  新农村建设:不能只取“村容整洁”这4个字

  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中国有几亿农民?

  领导人关注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胡锦涛: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利益 增进农民福祉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温家宝: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的更舒心更放心
贾庆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更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

  (责任编辑潘晓亮)

  相关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