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面对学生成绩,家长们如何荣辱不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16:42 浙江在线

  武汉有6位高一女生对武汉市1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处于“非健康”状态的中学生高达74%,30%左右的中学生有过自杀倾向;超过半数的学生则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他们觉得最不能容忍的是父母的唠叨(3月19日《楚天金报》)。

  这样的调查结果,似乎直接说明,正是家长的唠叨与不理解,导致了学生普遍的心理“非健康”状态,甚至引发相当多的学生产生自杀倾向。把这个结论告诉家长,家长是会

触目惊心的。

  要是能有几个家长,组织一次问卷调查,估计也能发现,心理处于“非健康”状态的家长也会有很高的比例,而认为子女不理解自己的家长,恐怕还不止半数,而家长觉得最不能容忍的,无疑就是操碎了心、说破了嘴,子女就是不听。

  日前,我让十几个初中学生以《三怵三喜》为题写作文,让他们写三件父母最担心而恰恰是你们最开心的事。结果,他们妙笔生花,意趣横生,写父母怕他们放长假、玩电脑、爱打球……但他们却如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与家长斗法。有个学生写家长只知从电脑桌面上“删掉”游戏,却不知扔到了回收站的程序,只需鼠标一点,立马可以“还原”,自诩“电脑高手”的得意溢于言表。等到再让他们以《三喜三怵》为题,以父母的口吻,写三件子女最开心而父母最担心的事,但要写出父母的苦衷,他们就笔下生涩了,要么语含讥锋地调侃一番,要么言不由衷地高谈宽论,即使说到父母如此担心也是为了他们好,但往往写不出感人的真情。

  “知女莫如母”,“知父莫如子”,这本是人之常情。学生与家长,为何成了“白天不懂夜的黑”?家长肯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加强沟通,家长首先需要努力。但一说到家庭教育,一说到学生负担,总把批评的锋芒对准家长。久而久之,弄得学生总觉得自己是如何无辜,总在埋怨父母不“理解”,等待父母来“理解”。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与事无补。

  其实,父母只盯着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其他感受,固然不对;一天到晚念叨“给你吃得这么好、穿得这么好,不就图你在学习上有长进”,当然也不好。但学生丝毫不体谅家长的苦衷,毫无感恩心理,总是与父母处于对立状态,动不动就拿父母“不理解”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理解是双向的,沟通需要互动,实现学生与家长的“和谐”境界,要靠双方共同努力。家长学校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社会舆论要讲两方面的道理——彼此都向前走一步,才不会“白天不懂夜的黑”。


作者: 慕毅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