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走出“欢乐交友节”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06:00 光明网
慕毅飞

  杭州拱墅区青少年宫策划了一个有两所小学四百多名学生参加的“欢乐交友节”,结果,交友交出了许多尴尬。不少同学虽然拥有几十个无话不聊的QQ友,但现实中能倾吐心声的朋友却少得可怜。照着游戏规则,几个男同学很兴奋地找朋友,找到一看是女的,写下一句“祝你进步”,就没了踪影。即使交上了同性朋友,交换了资料,也就无活可说,一问才知,妈妈从小教的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3月14日《杭州日报》)。

  “风儿走来问我,什么叫做寂寞;我的年纪还小,哪里懂得寂寞。”其实,小孩子也有寂寞之苦,他们喜欢交朋友,希望交朋友。家长、老师也希望他们在懂得自我防范的同时,能够拓展交际能力。从孩子踊跃参加“欢乐交友会”,家长、老师察觉到孩子的交友尴尬后心生忧虑,足可证明这一点。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突出了“学会共处”的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明确要求:“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一个孤家寡人的孩子,难免郁郁寡欢;缺乏正常社交的孩子,很容易导致心理不健康。求职场上,常能见到一些大学生丢了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做父母的聚在一起,也常为子女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与同事相处而苦恼。

  “学会共处”,就得提供机会。对独生子女来说,没有兄弟姐妹,整天与父辈、祖辈相伴,代际交流多于同辈交往。到了学校,有了同学,但忙于上课,一放学就被家人接回家去,连结伴回家的机会也没有。再加上公寓群代替了大杂院,防盗门一关,三口之家,高度封闭,孩子要与同龄人交流,只能靠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可以排解寂寞的痛苦,却无法增强社交的能力。因为网友只是一个有情绪的聊天符号,不是声气可以相投的人。在父辈、祖辈那里,孩子所得到的,除了呵护还是呵护。没有自我介绍的机会,没有彼此谦让的机会,没有相互博弈的机会,没有面临冲突自我调解的机会:因而,也就没有“学会共处”的机会。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画地为牢,以邻为壑,竟然成了新的“三娘教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结果,规避了上当受骗的风险,也制约了身心的健康成长。

  对家长来说,打开家门,让孩子走近邻里,既能增强孩子的交际能力,也能让孩子在邻里的相互关照中增加安全系数。对学校来说,多安排一些班际、校际之间的交友“Party”,让学生在走出自我中学会接纳他人、融入团队,既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形成班级、学校良好的团队精神。对学生来说,有了活生生的朋友,就可以减少网络的虚拟交往,既有助于“学会共处”,也有助于规避嗜网成瘾。这都属一举两得的聪明选择,何乐而不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