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阅江楼:真的有记无楼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08:41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 长江沿岸三大名楼:黄鹤楼,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岳阳楼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闻名古今。三大楼有记有楼,奇怪的是唯独狮子山上不见阅江楼,却有宋濂的《阅江楼记》。日前,南师大地理系教授李立文先生告诉记者,阅江楼在历史上是有楼的。接着,他给记者举出了种种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朱元璋只作序不建楼?

  据了解,阅江楼是朱元璋亲自命名,“阅江”两字既雅又气魄,拟建此楼是朱元璋作为他打败陈友谅的纪念物。如此重要的阅江楼他亲自作序,还命诸臣作楼记,像这样楼未建先作记,前所未有。

  可后来,为什么不建呢?李立文教授告诉记者,在《又阅江楼记》中,朱元璋说:朕闻昔圣君之作必询于贤而后兴噫,圣人之心悠哉,朕尝存之心虽万千之学犹不能仿,今年欲役囚者建阅江楼于狮子山自谋将兴朝无人谏者,柢期而上天乘象责朕而不急即日,惶惧乃罢其工,诚令诸职事忘为自尊不觉述而满章故序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爷有信号批评我,不要忙于不急于事,于是“惶惧”停工。是什么“天象”使这位皇帝惶惧而停工呢?查明史后发现,原来多次出现日食、地震,另外朱元璋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此外,那几年,元朝还有残余未平,沿海有倭寇骚扰,西南昆明未平,太湖水灾严重,这些诸多原因可能使阅江楼成为“不急之事”朱元璋下令停建了。

  王守仁登过阅江楼

  众所周知,阅江楼有记无楼600年,可大家在学校时都学过王守仁的大作《登阅江楼》,可见是有楼的,如果无楼,他怎么登呢?王守仁的《登阅江楼》原诗: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登临授简谁能赋,今古新亭一沧情。

  李教授告诉记者,王守仁号阳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从诗中知道王守仁登过阅江楼,上述明史记载说明朱元璋时确实未建楼。可是无楼为什么王守仁的诗题目用“登”字,杜甫未登泰山只用《望岳》,而不是登泰山。王守仁的诗第一句就是“绝顶楼荒旧有名”,不是说在狮子山山顶那楼荒了?旧时有名?说明曾有楼存在,那么,是否后来建了楼?

  推测:历史上曾有阅江楼

  李立文教授认为,可能因为狮子山为江防要地,某个时候由于军事需要,也许建了简陋规格不高,用作驻兵营地?推想此楼不是朱元璋所想建的那么规格高的纪念物,或许因基础不深或木结构易于糜烂毁坏,或兵事、民间挖掘,连楼址也破坏了。也许有人会问,有楼怎么没有建楼的记载呢,可能是狮子山当时地处偏僻,很少有人去或许在建“哨所式”的简楼时,知者甚少,或当局没有令人记载。另外,它是军事重地,非游览区,一般人不能去,更谈不上登楼了。只有王守仁这样掌握军事的官员才能登楼,他又善诗文,用诗的形式把它记下,虽只此一诗,却是难得的有楼的证明。

  论据一:李立文教授说,(一)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留都述游》(留都即南京)中:“阅江楼临流以受江、汉朝宗,都人士之所毄(读激,击打的意思)击而肩摩也”之句,说明阅江楼存在,是“有楼”的证明。据说清·《江苏通志稿·大事记》洪武元年“阅江楼成”的资料。

  论据二:金陵晚报在2002年6月29日的一篇报道,报道中有一张从旧货市场淘出的清代《长江水运图(彩图)》见阅江楼(龙)塔状建筑。这是“有楼”依据之二。

  论据三:最近,王东先生提供给笔者的两位清代诗人陈文述、顾湄的作品《阅江楼》也说明有楼。全诗如下:

  阅江楼清·陈文述卢龙山上阅江楼,旧是高皇翠辇游。曾为平戎亲战伐,更因破敌树旌游。荡胸云拥三山壮,放眼风高万里秋。五百年来人事改,长江依旧接天流。

  陈文述,浙江钱塘(杭州)人,嘉庆举人,官至安徽全椒知县,有《秣陵集》等。

  阅江楼清·顾湄万里长江一望收,高皇亲建阅江楼。云开蓬导星河曙,月出卢龙天地秋。碧草自生宫寝路,青山仍绕帝王州。凭君莫问当年事,禾黍回归六代愁。

  顾湄,字伊人,江苏太仓人,有《水乡集》。

  陈、顾两人的诗,都说“高皇”(明太祖朱元璋)建的阅江楼,可能是受《古文观止》上宋濂的《阅江楼记》的影响,没有见到朱元璋的《又阅江楼记》的关系。陈文述的诗当作于道光年间,他是全椒知县,全椒距离南京很近,又有《秣陵集》,秣陵是南京旧名,他到南京去过阅江楼是可信的。顾湄从诗中说明,见过“阅江楼”。他们两位是秋高气爽时节登楼观景的,说明的确有楼。李教授认为,“有记无楼600年”应该这样理解:朱元璋时确实未建过“阅江楼”。后人因军事目的或景观,建了楼,不过是简楼,由于年久失修,或兵火等原因,楼毁坏,不见楼,后建的楼仍叫“阅江”,但不是朱元璋拟建的楼。

  李教授告诉记者,这个结论的得出,特别感激梁白泉、季士家、钟陵、冯云青、王东等先生帮助,特借助本报对他们表示感谢。(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