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凭借科技手段反科学,当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0:28 东方网

  怡然作品集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按照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说法,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让科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意志,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强烈愿望。

  我注意到,这个“纲要”特别提出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类重点人群,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而其中,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更显得急迫、重要。从眼下的情况看,这个问题实在不容乐观。特别是借助高科技手段,披着“科学”的外衣,行迷信之实的现象,更必须高度警惕。

  比如网络,其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但它也是双刃剑,既可以传播科学知识,也可以被用以迷信活动。据了解,目前,以网络预测、占卜奉若圣旨的青少年不在少数。“烦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你是很抗拒学习的,又怎能安心读书呢?”……这类预测在网络上比比皆是,吸引并误导着缺乏分辨能力、有强烈好奇心的青少年,导致有些未成年人甚至一切行动听网络“指挥”,在做所有事情之前都要先算命。一些中学生每天出门前都要先上网算一算,看看当天是否适宜外出、该穿哪种颜色衣服、应该见谁和不应该见谁。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网络迷信,将旧时的街头算命改头换面,借助网络和高科技的幌子,不断侵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其实网络预测根本没有科学性,只要随便买几本算命、星象之类的书,把书的内容归类整理后输入后台程序即可。而模棱两可的说法更容易让人相信预测的准确性,但幼稚的未成年人不懂得,人人都适用的模糊的答案恰恰又说明了网络预测的不准确和不科学。可是有谁告诉他们这一点呢?

  追究起来,这种网络算命背后蕴藏的是巨大的商业利润。不少网站惯用的方法是先让人们免费做一些测试,等产生兴趣之后,再做测试就需支付“金币”。但这种在虚拟世界流通的“金币”却需要用现实生活中的货币去购买兑换。为了追求更多利润,网站还普遍提供发短信做预测的服务,其背后的利润高得惊人。

  可见,青少年沉迷网络迷信已经成为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一大障碍,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极端必要性。同时,这也非常清晰地给出一个信号: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协力同心,各行各业都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依托高科技手段运行的网站,岂能凭借网络贩卖迷信,欺骗、毒害青少年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对网站而言,亟待清除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科学,懂科学,身心健康地成长。这已经时不我待了!


作者:怡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