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升初的误区和出路(来函照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1:04 江南时报

  编者按:

  这是一位父亲的来信,虽然信中处处闪现着对世事洞察的灼见,但是也不乏激情下对子女的关切之情,以及宽泛意义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当下的教育现状下,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就是对天下儿童成长的关注。两会期间,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几乎成了重中之重,成了总理心中放不下的挂念。袁平对教育“误区”的看法未必准确,给出的“出路”

也未必正确,但是,只有更多的人关注教育,才能促使教育更趋公平。信中涉及一些具体的学校,因难以调查取证,故隐去这些学校校名。

  《江南时报》编辑同志:

  因为孩子的缘故,我也经历了一场小升初带来的阵痛。近日,结合我自己的观察,谈一下我所认识的小升初的误区,以及它的出路。

  首先是考试择优录取。现今我们仍然把小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准。小学阶段,孩子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应以玩为主,娱乐为主,通过玩和娱乐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或者说,这个过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应试教育是在摧残孩子,抹杀孩子的天性,对一个幼小而没有自我调控能力的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伤害,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实际上,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说明一个孩子素质的高低,因此,不能把它作为考核学生素质的依据。另外,一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一个人的成就不能单凭成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适合每个人的特点,通过勤奋努力,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有所作为。所以,小学升初中应该自然升学,不适宜考试。

  其次是重点与非重点中学。一般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进重点中学,认为重点中学教学质量高。重点中学确实比其他普通中学教学质量要高一点,但差别并不很大。重点中学的金字招牌从根本上说是依靠学生打造出来的。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行政部门人为的把中学划分为重点和非重点,给重点中学带来优质生源,提供了更好的办学条件,造成了重点和非重点中学之间的差异,或者说,重点、非重点中学之间的差异实质上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显然,由生源决定而不是由教学质量决定划分出的重点、非重点中学是不公平的。

  由于长期延续这种不合理的做法,就人为制造了一种“马太”效应,即重点中学生源越来越好,教学条件、教师待遇越来越好,从而使师资也越来越强,最终导致重点与非重点差距越拉越大。义务教育即政府负有对一定阶段的学龄儿童进行文化教育的义务,基于这一目的,政府应对所开办的所有公办中学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应该人为的划分重点和非重点,这本身也是“均衡教育”应有之意。

  再次是考试公平问题。在许多家长看来,考试择校是最公平的手段。非也,现行的考试制度,一方面在摧残孩子,折磨家长,让家长为争取孩子上到心目中好的学校各显神通,挖空心思,另一方面成为某些权力部门谋取私利的手段。从各个重点中学录取情况来看,存在极其的不公平。实际上,小升初已成为权力部门“寻租”的手段,通过制造“差异”来掌握社会的优质资源,每年的小升初阶段成为某些人“收获”的季节。这是小升初无法实现真正公平的根本原因。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重点中学受到长期的优待,造成教师水平、教学条件相对要高一点,由此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摇号录取。对所有超过录取计划人数的学校采取等额摇号录取的办法,即如果某重点中学计划录取800名新生,则应全部通过摇号产生。可以说,这是小升初最公平的手段。并且,这也是当前对其他普通学校惟一可选的公平办法,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教学质量,符合了均衡发展教育的目标。当然,这对少数单从成绩来衡量学生高低的家长来说,可能是不公平的。问题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如果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从更广泛范围公平的需要,从均衡发展公办教育、缩小校际间教师待遇差距的目标出发,这是较好的选择。

  二是重视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是收费教育。它有两个积极因素,一可以通过与公办或民办教育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二可以满足有择校愿望的家长,从而缓解公办教育的压力。目前,关键的是要解决民办与公办教育平等待遇问题,使他们能够平等竞争。可以这样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解决教育均衡发展、使我们教育事业实现良性发展的惟一出路。(编选时有删减,编者注。)

  江苏省直机关干部袁平

  《江南时报》(2006年03月22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