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侨居工程:让难侨安居乐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2:45 大江网-江西日报

  穿过一片茂盛的橘园,记者走进上高县敖山华侨农场洋林归侨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白墙绿门的二层小别墅,宽敞的水泥马路把每家每户区分得错落有致,门前路边的苗木和花卉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勃勃生机。

  迎接我们的第一户主人叫钟昌余,他家居住的是一栋大约180平方米的二层别墅,有仿欧式的遮雨门亭,漂亮的楼顶露台,楼上楼下均为宽敞的两室两厅结构,卫生间装有抽水

马桶。老钟是位越南归难侨,谈起住进新房的感受,他显得有些兴奋。他告诉我们:两年前,自己集资2万多元就得到了这栋房子,比想象的便宜多了。

  敖山华侨农场从1982年开始,先后安置了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归难侨776人。他们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户落实”的原则,采取“土地免费,办证优惠,国家补助,农场补贴”的办法,改善归难侨居住条件。目前已有100多户侨民喜迁新居。

  敖山华侨农场“侨居工程”只是我省改善归难侨居住条件的一个缩影。敖山、金坪、秀谷是我省的三大华侨农场,上世纪80年代初,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三个农场共接待安置从广西转移过来的难侨民199户、1237人。20多年过去了,随着难侨民自然人数的增长、户数的增加,侨民们的居住条件显得十分落后。省外侨办为了改善难侨民的居住条件,从2002年开始,全面启动“侨居工程”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省外侨办多方筹集建设经费,先后从华侨农场基本建设费中挤出300万元,用于补贴侨民建新房和维修旧房。三个农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以场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敖山华侨农场土地较少,他们采取了拆旧建新的方法;金坪华侨农场土地面积较大,征得归难侨同意,另外选址规划,保留旧房用作仓库或工具房;秀谷华侨农场处在县城中心地带,土地紧张,建房成本高,为了解决资金的不足,他们与开发商达成协议,以地换房,盖成了公寓式四层楼房。

  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全省难侨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全省新建侨民住房249户,占原始户的83%;总面积达41085平方米,户均达16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2平方米,是安置时的3.5倍;投入新房建设资金1456.56万元,投入维修旧房总投资44.3万元。

  随着“侨居工程”的实施,侨民们的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侨民村,不仅楼房漂亮整洁,而且文化活动室、医务室、室外休闲场所一应俱全。据省外侨办侨务工作处处长叶松介绍,目前我省三个华侨农场的生产也呈现良性发展态势,由过去的单一种植业发展为种养殖业和工业项目相结合。截至去年底,落户三个华侨农场的招商项目就达26个,引进资金1.2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60多个,农场职工年增加人均收入330元。(本报记者江河见习记者郑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