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百年“张同泰”旧貌换新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5:21 今日早报

  □通讯员 金志韦 实习生 王佳

  本报记者 金振东

  早报讯 经过了一年多的修缮,昨天,中山北路上的百年老字号“张同泰”药店重新开业,杭州人又能够穿过那道历尽沧桑的石库门,在高高的药局内,买到最地道的中药了。

  主体建筑保留老味道

  跟着一股浓重的中药味,记者走进了修缮一新的“张同泰”。“张同泰”是杭州市级文保单位,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风格保持了传统的建筑法式。修缮后的主体建筑为三开间,中间为中堂,两边配方,恢复到了百年前的经营格局。

  跨进石库门,旁边是一块写有“张同泰”字样的界碑。店内房梁上“图腾”飞舞,最上面是两只“凤”,以寓基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房梁下面的牛腿上分别盘旋着四只“虬”,头朝下,尾朝上,口作吐水状,古人希望借此使建筑物避免雷击,以此达到镇宅目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新店占地1400多平方米,其中新增面积300多平方米,主要是养生馆这块。主体建筑还是保留了当年风格,特别是石库门,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青石现在根本无处可寻。

  中草药全是“地道货”

  中药是“张同泰”灵魂,老杭州们一提起中药,就会想起“张同泰”这块金子招牌。

  “店里中药全都是地道货,都是原产地最好的药材。”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枸杞就是宁夏的,这样才能配出最好的中药。”目前,店内经营的中西成药、丸散膏丹、参燕银耳等有1900多个品种,区域分为中药配方区、西药销售区、中医医馆区、中药仓库区、附属用房区、小庭院六个部分。

  除了中药配方区主体建筑外,西药销售区已搬至临孩儿巷的二层仓库底层;中医医馆区将选用张同泰二楼和仓库二楼一部分进行设置。此外新店还新增了养生馆,传授百姓养生之道。

  ●张同泰大事记

  创始人张梅,浙江慈溪人。1805年(清嘉庆十年)于现址盘进沈同泰国药号,并改名为张同泰国药号,1912年重建。

  2000年,张同泰被列为杭州市级文保单位。

  2004年3月,经历风雨沧桑的张同泰在社会各界强烈呼吁下动工维修。

  2004年底,百年老店开始“内移工程”,拆除沿街突出部分及西药店用房,将张同泰面向中山北路的门内移。

  2006年3月,张同泰重新开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