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主创新潮涌苏南大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7:11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本报记者卢磊

  2月28日至3月3日,由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率领的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南京、苏州考察,学习两地在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几天的考察中,代表团一行一路听、一路看,所见所闻,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自主创新的热潮正在苏南大地涌动。

  强烈的创新发展意识

  政府企业都出实招

  南京、苏州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去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413亿元,财政收入达510亿元;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02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16.8亿元。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是因为两地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创新发展意识,也是两地积极抢抓机遇,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结果。

  今年初,南京、苏州都先后召开了自主创新大会,并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描绘出未来的发展蓝图。在参观考察、座谈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当地党政领导,还是企业负责人,都有着一种强烈的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所依,发展后劲之所在,前途命运之所系”。

  记者在翻阅当地媒体资料时发现,两地都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拿出了“实招”:苏州市明确今年财政安排3.5亿元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以后逐年按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递增,用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为实现到2015年建设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南京市出台促进自主创新激励政策,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大额度奖励。

  在企业考察时,记者注意到许多企业都把创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南京联创科技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软件企业之一,10年来先后开发了70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在该企业的研发大楼内,从员工中评选出的每月创新能手、杰出新人、发明之星等,都在大厅里张榜公布,享受“明星”般的待遇。

  苏州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世界一流的电脑外设生产厂商之一,在其研发中心的过道上,墙壁上醒目地贴着公司专利数据表,公布了上一年度提出专利最多的部门、增长最快的部门和专利提案最多的员工。明基影像产品部经理刘津介绍说,公司每年都要对他们进行表彰和重奖,以激励员工更多地投入到自主创新的行列中来。

  强大的人才科研支撑人才资源和科研水平成创新之本

  2005年,南京城市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五,苏州进入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行列。人才资源和科研水平是创新之本。近年来,南京、苏州两地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力系统保护和控制行业的佼佼者,如今已经占据了国内高压和超高压电网保护设备近半的市场。公司董事长沈国荣自身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近10年的实践里,他一人就带头开发了30余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而且,在公司750名员工当中,科研人员就有250多人,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总数的92%,博士、硕士占30%以上。公司正在建设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研发团队3年内要达到500人。

  数据表明,南京的人才科研优势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有48所高校,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43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1个;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7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万人。人才、科研对自主创新起到重大支撑作用的事例在南京屡见不鲜:“海归”博士赵建华将拥有世界纪录的光伏技术带回中国,与国内民营企业联姻创办了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几位从南京工程学院走出来的老师凭着自己的专利产品创建了康尼机电有限公司,并使该公司成为中国市场上主要的轨道列车门系统供应商。

  苏州科技城和中国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堪称是苏州市自主创新的标志性工程。苏州科技城是全国第一个大型研发创新专区,是专门为研发机构、创新企业、研发人员“量身定做”的区域创新载体,目前已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2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5研究所等22个研发机构和项目在科技城安营扎寨。中国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旗舰型”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其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区域自主创新策源地。首期建设的软件、医药、环保、汽车零部件4个专业开发中心正在兴建扩建之中,中科院、清华大学已有意将一批国家级研发基地和项目落户苏南工研院。

  经济发展吸引人才,人才推动经济发展,这一点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体现尤为明显。苏州工业园区通过不断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已产生了人才集聚效应,全区已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万名以上,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及英国华威大学等中外知名高校已签约进驻,首批10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已入区就读。工业园区的目标是:5年内集聚各类研发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超过200家和500家,争当全国自主创新排头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