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瞻“前”顾“后”,聊聊用水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7:32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本报记者 罗涟浩

  3月2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水日”,我国的主题是“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记者调查发现,在用水观念上,很多市民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

  江南水乡不会出现水荒

  事实上,我市水资源并不富裕,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265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的60%。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镇供水水源和输水管网建设,目前各项用水基本得到满足,但如果遇上干旱年,水资源仍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去年我市总用水量已经突破20亿立方米大关,根据规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需水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左右。但按照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我市水资源开发上限为25亿立方米,供需之间将出现很大缺口。针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我市除了加快推进周公宅、溪下、西溪、上张、双溪口等“一大四中”水库建设外,还将加大境外引水力度,目前基本确定三条线路:引曹娥江上游的新昌钦寸水库的水通过隧洞经亭下水库到市区;引曹娥江中游的上虞汤浦水库的水经余姚到慈溪;引曹娥江干流和富春江水至市区、慈溪和余姚。

  误区之二

  水利建设应由政府投资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市水利建设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如果全部来自政府财政,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十五”期间,各地已经开始尝试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目前,市级和5个县市均已建立了水利投融资公司,去年12月,我市还成立了原水(集团)有限公司。余姚利用梁辉水库向慈溪供水,开创了全国跨县(市)水资源使用权有偿交易的先例;奉化市在实施县江综合治理工程时,利用现有的亭下、横山两大水库的优良资产作为资本金,组建水资源开发公司,已向银行贷款1亿元用于项目建设。

  误区之三

  解决供需主要靠“开源”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市解决用水供需矛盾的主要办法是靠“开源”,但随着用水量逐年增加和水资源开发的有限性,其所起的作用已经有限。今后,科学调配、节水和治污将成为保证供水的主要手段。

  目前,我市已开始实施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管网分离。今后,城市公共用水将直接取自水库,而重要工业用水将主要由河网调蓄供给。在抗旱季节,水利部门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库库联调、河库联调等措施,以用足用好现有水资源。

  与此同时,节水、治污仍大有潜力可挖。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力争使工业用水重复率提高到65%,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到70%,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20%,全市主要江河湖库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专家预测,这些指标全部达到,其作用相当于再造三个四明湖水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