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谨防高就业率掩盖低满意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9:35 南方日报

  南方时评

  梅志清

  在昨天召开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郑重公布,2005年在毕业生人数增长24.54%、达16万多人、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情况下,我省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6.05%,名列全国第四位。

  这是一张不错的成绩单。自1999年始,中国高校每年向社会公布毕业生就业率,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就业由传统的统包统分时代正式步入市场配置时代。如今七年过去了,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就业难”的呼声下,广东能持续保持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至少说明这样三点。一是广东经济发展具有强劲实力。市场提供较充足的就业岗位,正是高校保持高就业率最根本的前提。二是较之外省不少地方尚在艰难中的探索,广东先行一步的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提供了先天的养分和后天的自觉。政府、高校这只有形之手致力于出台政策、消除壁垒、适时调控,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做好就业信息服务。三是广东学子就业观念已识时务地朝着市场的需求调整。权威发布的2005年就业统计分析报告显示,选择到珠三角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较之2004年下降了4.86个百分点,梅州、湛江、茂名和汕头开始成为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大户。

  但是,这份成绩单并不能说明全部。恰恰相反,此时更应让我们思考:为什么高就业率下毕业生、家长却总有挥之不去的就业压力?为什么“就业难”会引起社会强烈的共鸣以致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炮轰的焦点?有一种倾向需谨防,那就是高就业率掩盖低满意度。

  高就业率中有三种情况值得人反思、警醒。一是虚假的“就业意向”。虽只是个别现象,但它让“已就业”的毕业生毫无满意度可言,甚至还易滋生出对社会的不信任和愤恨。我国尚未有成熟的中介评估机构,本应由第三者来客观统计的“就业率”,是由学校自己来完成的,当“就业率”数字成为牵动上下的神经之时,其真实性、准确性难免遭遇质疑。

  二是就业质量跟踪的缺失。它漠视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整体下位挤压,漠视了大学毕业生与民工同酬的极度不合理,漠视了重点大学就业率低过一般专科院校的非正常现象,可以说是低满意度下的高就业率。国外延续数十年的毕业生就业统计中,就业率只是其中一项指标,其他考察要素还包括就业质量、毕业生满意度以及雇主满意度等。他们有三至五年的跟踪制度,将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整个评介体系。而我们国家目前尚未有完备的个人社会保障体系,且地域差异巨大,就业质量跟踪暂不可能实行。而尚未完全成熟的人才市场也不具备用人单位共同遵守基本尺度的约束力,人才高消费、过分压低毕业生薪酬等种种不合理人才消费普遍存在。结果是,高就业率下毕业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校也诸多抱怨。

  三是对“就业率”的过分重视。在提倡和谐社会的氛围中,“失业率”似乎成了一种不和谐之声,社会无法认同一定的失业率其实是对社会真实理性的反映。于是在“层层落实”之中,“就业率”容易异化成为数据而数据,为统计而统计,急功近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