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9:37 南方日报

  热门话题

  话题缘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也是增进农民福祉、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明确定义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前全

国各地都在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的前头,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及时总结经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上周末,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在湛江召开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次研讨会,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对策思路。这期话题为读者奉上与会专家的精彩观点。敬请垂注。

  新农村=安居乐业

  郑杭生

  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这20个字为我们了解适用于全国的普遍性、一般性的新农村“新在哪里”提供了最权威的根据。我体会,大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领会:

  第一,就贫富关系来说,贫穷的农村要脱贫致富,农村的富裕度要进一步提高。这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即前8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第二,就文明程度来说,文明程度不高的农村要向文明程度较高的农村发展,而原来文明程度较高的要向更高的发展。这主要涉及农民综合素质的增强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建议》很通俗地用“乡风文明”来表达。

  第三,就人居环境来说,主要涉及居住的房屋及其布局、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我想这也是“村容整洁”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第四,就社会管理来说,主要涉及如何建立农村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民主管理体制问题。中央用“管理民主”来表达。这里突出“民主”是很有道理的。我的体会是,我们的乡村社会还很缺乏民主,缺乏民主精神、民主意识、民主习惯。同时,管理主体的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特别需要民主的体制和民主协商的精神。党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和模式,体现了由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府、社会组织与公民共同来治理社会。管理主体多样化了,他们之间就须民主协商。

  以上四个方面,简要地说,就是四个字: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新农村,通俗地说,就是农民能够安居乐业的新农村。农民安居乐业了,社会也就稳定了、和谐了。

  一句话,新农村的“新”在于:从安居乐业度不高的旧农村,建设成安居乐业度较高的、现代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农民主体作用是新农村成败关键

  严书翰

  在建设新农村的各个关键环节中,人是最为根本的。我这里讲的人,主要是指农民和农村的基层干部。我们决不能仅仅把农民看作是城市帮扶的对象,是工业反哺的客体。应当从思想认识上和工作中都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着眼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建设新农村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新农村中去,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即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农民为主体,这也是由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及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迫切要求把提高亿万农民的自身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从现实状况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因此,在我国农村相当多的地区实际上形成了这么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致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又反过来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目前我国农村还有上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这些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因此,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有意识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而政府在其中起着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后,全面学习、终生学习已蔚然成风。建设学习型社会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我们要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与建设新农村的根本要求相适应的。

  作者系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导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王伟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新思路。

  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化是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就是要在具有众多的农民、落后的农业、贫穷的农村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也就是生产力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社会化,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摆脱农村自给自足的、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农业市场化,就是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要求农民由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新型工业化。所谓农业工业化,就是农业要用工业化的办法、用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起来。农业一定要走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第五,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要实现企业化。农业现代化要求必须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现代企业模式,必须有现代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

  第六,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脱胎换骨,变成现代化的、社会化的、市场化的农业。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企业的经营者、劳动者,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经营者、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城镇居民。

  第七,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作者系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博导

  农村全面小康是新农村的阶段性任务

  张晓山

  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199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标准”的指标测算,到2000年,中国农村居民的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达到91%,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迈入了小康社会的门槛,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3/4的农村居民初步过上了小康生活。

  党的16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了适时监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国家统计局又制定了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该标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共18项指标。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目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各项发展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4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21.6%。其中,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为12.1%,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为33.1%,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69.0%,人口素质的实现程度为15%,农民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28.7%,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22.4%。

  与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任务相比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即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也还远未结束。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并存性相统一的特点,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新农村建设将在广袤的中国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当务之急

  童世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从农村的经济发展到农民的精神发展,除了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以外,在不断提高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为农民提供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包括精神文化产品,是关键之举。

  为此,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干部考核指标,纳入政府行政和社会管理的整个过程,使得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真正做到统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全方位地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文化传媒技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电影尤其是互联网等现代文化传媒手段,为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条件,对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产生极大的作用。

  再次,要加快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改革,推动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的转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对于农村公益性和事业性的文化单位和文化设施,不能简单地企业化和产业化,而是要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和转轨,加快产权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转轨文化企业的改制,充分激发经营性文化单位在繁荣农村市场和文化产业中的动力和活力。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劳动力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问题

  崔传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主要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宏观层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头连着城镇,推动工商服务业发展;一头连着乡村,对农民就业增收有现实的作用。而且这一转移关系我国从农业、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国向非农就业、城镇人口为主的现代化国家过渡。二是农村发展建设的层面。提高农民收入不可能仅靠财政支持,转移农业劳动力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或收益率的必由之路。即使到2020年几亿人转移出去后,留在农村的农户人均土地规模仍较小,收入提高也要靠向非农产业兼业转移。因此,必须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问题来对待。

  实行农村劳动力三元就业、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结合的方针。要继续推进大农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进城务工的三元就业。充分挖掘大农业的就业增收潜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的加工、流通服务,把政府对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投劳、增加就业和工资性收入结合起来。打破区域和城乡界限,进一步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好的制度环境。要鼓励乡镇企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基础性工作。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状况难以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只有把切实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为乡镇企业和城镇企业不断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创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形成适应其向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化的制度。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和公民身份同一、权利平等、法制统一的方向,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推进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保障和市民化的制度创新,让参与发展的农民工安居乐业,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辛国安

  解决“三农”问题,唯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改变不相适应的体制,重新进行政策安排,才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首先,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其次,要下气力培育农村市场,完善社会保障。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然而,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主要来自土地的两重性:既是农业生产要素,又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因此,土地要流转起来,必须先把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起来,包括特困群众的救助制度、救灾制度、贫困学生入学补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险制度等等。此外,还要加快推行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第三,着眼于实现城乡统筹,逐步在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机制。要用城乡统筹的战略思维,建立一种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实现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建立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要寻找政府、失地农民和征地主体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合理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增加非农就业等间接补偿和工业发展,在财力增加后建立反哺农业的长期补偿,来解决最终、长远地保护农民利益问题。

  作者系北京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

  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

  梁桂全

  通过不断的社会变革推动传统社会持续走向现代社会,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从已经发生的近现代文明变革看,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必然经历社会二元结构转换(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三元结构转换(从工业社会转向服务社会),四元结构转换(从服务社会转向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未来还将有五元结构转换,N元结构转换。

  因此,无论从以往的发展经验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和根本出路,就是继续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二元结构乃至N元结构转换,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机制,这是一项系统的制度创新工程。一要创新政府财政税收制度,建立规范的有利于增进农村居民利益,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财政支付制度。特别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促进交通、物流、人流、知识信息流、资本金融流等城乡一体化。二要创新土地制度,规范土地征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建立有利于促进二元结构转换、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持续提升,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法制精神的土地制度。三要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变城乡二元户籍制为城乡一元户籍制,从户籍制度上保障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公民身份。四要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通过立法实现农村公共品服务供给的大众化、常态化、法制化、制度化。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尽快制订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等法规条例。五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组织,加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六是创新农村基层政权体制。乡镇政权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把乡镇一级政权改为市县的派出机构(镇公所或办事处),只行使行政办事权,实现农村公共事务的有效运行和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村委会要成为维护农民利益、代表和反映民意、联结农民与市县政权派出机构的纽带。进一步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实行村民自治。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发展和创新农村经济组织

  张雷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而且要发展和创新农村经济组织,不仅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而且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发展和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发展和创新农村经济组织,把先进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加速现代生产要素的积累,从而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构建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完善经济组织的内在体系和运行机制,可以使农民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在产业化经营中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解决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农产品卖难、农民进市场难、农村致富难问题;同时,文明村镇的创建,农村新风貌的塑造,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建设,村民自治机制的健全等,都需要通过发展和创新经济组织形式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保障。

  目前,我国农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产生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加农户形式、股份合作经营形式、专业合作社形式、村办公司形式等。还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更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特别是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思路下,农村经济组织必须跳出农村地域,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中,寻求工业和城市对它的支持以及与它的合作,把工业、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和力量与农村经济组织结合起来,不失为创新农村经济组织的一条新思路。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图:

  生态文明村建设是湛江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特色。图为廉江市石角镇生态文明村水圳村前的小公园。

  俞冠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