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病逝前一天,万伯还在义务导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9:37 南方日报

  病逝前一天,万伯还在义务导诊

  省医老人导诊义工队用热情和汗水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请问一下儿科怎么走?”

  “您看我这个单子,应该去哪个科?”

  ……

  每天一走进省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总能看见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穿着白大褂,带着“义工”袖章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这就是省医的退休人员导诊义工队。其中一位77岁的万伯,今年大年初九一大早就来“上班”,没想到初十就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

  感人回忆

  万伯夫妇同做义工

  丈夫走了妻子坚持

  万伯名叫万福深,今年77岁,1946年参加革命,1981年离休前在医院东病区办公室工作。去年11月,听说医院离退休人员要组建一支导诊义工队,他二话没说就参加了。同事们见他年龄太大了,让他再想想。他说:“不用想了,我身体一直很好。”从那时起,每个星期一他都重新回医院“上班”。

  今年农历大年初九星期一,是他当班。他早早起来,儿孙们有点奇怪:“这么大年纪了做义工,也不至于年初九都要去吧?”“当然要去,病人都在等着!”8点钟,万伯准时“上班”了。像往常一样,给这位患者指点如何求医,为那位患者解答求医常识,他忙了整整一个上午。

  万伯的爱人陈书坤今年59岁,2002年退休前是医院幼儿园的副园长,去年与丈夫一起参加了导诊义工队。她告诉记者,义工队的老人们对导诊工作热情非常高,年初十早上大家还约到一起喝早茶,开会推选义工队队长,商量今年如何开展工作。万伯也参加了,有说有笑。但1个多小时后突发心肌梗塞,走了。

  提起这些,陈姨非常悲痛。她说,老万是站完最后一班岗走的,她也要把做义工坚持下去。实际上,陈姨退休前就是医院红十字会的志愿者。“退下来后,能做的有限,但我对医院熟悉,哪个科在哪儿都知道,也就只有发挥这点‘特长’继续做志愿者了。”

  记者体验

  老人一忙就是半天

  高峰接待过百病人

  这支导诊义工队的名字叫青松志愿者服务分队,由省医30多名离退休医护人员及干部组成。义工队成立的初衷是为患者提供方便。这些年医院发展很快,科室分布很广,一些初诊患者进省医可能就像进了迷宫。所以,从去年11月6日起,该支服务队就在门诊做志愿导诊服务,同时也维护医疗秩序,每人每周服务半天。

  3月7日上午,记者专门来到省医门诊大厅现场体验老人们的导诊服务。

  “请问一下儿科怎么走?”“检验科在几楼?”“您看我这个单子,应该去哪个科?”患者围着两个穿白大褂、手臂上带着“义工”袖章的阿姨轮番提问,一片热闹景象。看到她们稍稍有空时,记者赶紧上前说明来意。她们连忙摆手,擦擦脸上的汗,说:“不行,不行,现在是看病的高峰期,我根本没时间来接受采访。”刚说完,又来了几个问路的病人。

  记者还是见缝插针地问了一些问题。原来,她们一个姓王一个姓钱,都70岁了,值上午8点半到10点半的班。王姨说:“去年我第一天上班的时候,1个小时接待了102个病人,今天已经有20多个了。患者什么都问,甚至连病情也问我们。”

  陈书坤也是这天值班。她正带着一对从博罗县过来的夫妻挂号、看病、交费,直到最后送他们出医院大门。原来,这对夫妇上月24日第一次来就是陈姨一路带着看病的,所以这次他们到省医后就直接找到陈姨。

  义工心声

  反正在家也是闲着

  不如出来做点好事

  钟发老人今年71岁,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发叔。1995年退休前,他是医院工会副主席。“反正在家里也是闲着,出来做点事情更有意义啊。”发叔说,“家里人开始有点反对,说年纪大了,孙子也要人带,怎么不呆在家。我说,孙子要带,工作也要做。”去年底的一天,发叔在上班时拾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3000多元钱。他马上把钱包拿到了医院义工的组织部门“温馨之家”,最后通过钱包里的名片很快找到了失主。

  黄渭清今年60岁,是义工队的队长,2001年从医院老干科退休。“我在家里坐不住,爱人他也支持我来做义工,我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黄渭清是上周四上午的班,周四上午无论街坊怎么约她,她都不去。别人也说过她做义工用不着这么积极,可她自己认为,既然做了这个工作,就要认真做。

  76岁的杨来宾现在是义工队中年龄最大的,原来是医院麻醉科主任。1998年,她到台湾探亲,在亲戚的劝说下,她在台湾做起了义工。回大陆后,就念念不忘,觉得做志愿者很有意义。所以义工队一成立,她就参加了。渐渐地,她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有经验,人也越活越年轻了。

  72岁的赵克仁有着同样的感受。她说:“刚开始,我对志愿者的活动也不是很了解,一直以为义工不是年轻人干的吗?”加入义工队后,她发现不仅给病人带来了切实的好处,还改善了医院的形象和医患关系,自己对年龄的担心也在义工服务中冰释了。

  本报记者段功伟通讯员张玲玲实习生谢华兴姜芝树

  图:

  省医老年义工为患者导诊。他们每班要接待上百名患者。本报记者严亮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