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圳政协委员集中会诊“看病难” 社康中心应更名为社区医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9:46 南方日报

  社区医疗

  相关

  本报讯(记者/刘丽)深圳万人病床数为13.3张,明显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数;万人医生数9.6人,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医务人员的效率指数方面,深圳医生人

均承担门诊诊疗人次为9.0人次,明显高于全国的4.6人次。在市民埋怨“看病难”的同时,医生却在高呼“忙死啦”。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深圳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昨日上午举行的深圳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促进深圳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专题议政会上,政协委员与各界代表纷纷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出谋划策。

  “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医院,让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深入民心!”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会主席张明正认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主要的关键词是“看病”。人们一般的常规意识是生病后要看病就应该去医院,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这一名称对于市民而言比较模糊。医院是以看病医疗为主,主题明确,同时医院也涵盖了健康服务等内容,而健康服务中心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免疫六大功能。虽然也有医疗放在首位,但市民并不十分明确其功能,以为是健康服务为主,为健康人群服务;而深圳也有许多商业性的健康俱乐部、会所等,容易让市民混淆疾病和医疗的概念。

  因此,张明正建议将健康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医院”,明确主题,就是解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鼓励市民到社区医院“看小病”,并且让社区医院依托于三级大医院。

  统一社区医院配置标准

  “仅凭一个听诊器、一个体温器、一个血压仪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诊断和治疗的要求!”张明正委员还建议,社区医院应该按初级医疗服务的基本标准配置。首先,配置懂得各种专科疾病诊断、治疗的全科医生;其次,配备必要的检查、检验设备。

  “我们应该借鉴连锁药店的经验,在社会健康服务机构的外观系统上做到统一配置,市民一看就知道是政府统一的社区医院,是公益性的社区医疗服务组织,让市民放心。”张明正还认为,应该统一配置基本的房屋建设、标识系统,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外表不应该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各自为阵,让市民在外观上难以产生信任感。

  配备家庭医生团队

  “看病应先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社区卫生首诊制,如果社区卫生机构解决不了,再转诊到大医院,经大医院治疗后需要康复的病人再回到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政协委员、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汉新认为,推广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将有利于改善市民看病难的问题。区域性医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市级综合性医院与区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关系。

  周汉新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每2000—3000人口配备1个家庭医生团队,包括1名家庭医生、1名社区护士、5名公共卫生医生或护士;1万人口的社康中心则配备5名医护人员。中心可根据居民需要配备口腔保健医师、心理医师等,所需人员编制由政府统一拨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用房面积不低于70平方米且总面积至少达到400平方米。业务用房由政府统一规划,按照社区建设原则配套建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