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评西安市的“自行车路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9:58 云网

  日前,西安市发改委公布未来五年交通综合改善规划,其中一个重点项目是“城墙内自行车路网工程”。这意味着政府鼓励用自行车而非汽车来解决古城区的交通问题,也就意味着历史街区的道路不再拓宽。与此同时,西安市行政中心由古城墙内迁往北郊的决策程序正式启动,3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将开会审议。行政中心外迁是城市新旧分治的关键步骤,将会大幅度减少城墙内交通流量,从而对“自行车路网”形成支持。

  这是古城保护的福音,很有意义。据悉,西安市规划局已就保护历史街区的道路原貌做出了详规,果断取消了原来规划中的拓宽红线。但愿它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不受部门与开发商利益的干扰。道路尺度与街巷肌理是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内容,与历史建筑本体同样可贵。窄巷甚至比老建筑本身更有历史空间感,更能唤起古城的感觉,它是老建筑的环境,也是老建筑的氛围、节奏与韵律。西安市用自行车路网来保护传统街巷,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当然,我也要说,与许多城市一样,西安市如今古城保护的措施也是亡羊补牢,它在这方面也是有许多欠账的,城市开发、居民私建,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低洼地改造”曾使众多历史街巷、传统民居与纪念建筑荡然无存,每想起来就痛心疾首。我也相信,同西安一样,许多城市的古老街巷与建筑也已所存无多,已到了必须有一条保护一条、有一座保护一座的时候,已不容迟疑。

  我们总说自己历史悠久,多的是文化遗存,言外之意是多得已经保护不过来了。这真是坐井观天。与罗马、巴黎甚至伊斯坦布尔完整的古城区域相比,我们的遗存能说是多吗?我们还常说“要处理好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我认为这在目前的语境中是一个伪命题,往往成为破坏古城的掩护。在古城已处处濒危的严峻形势下,应径提“城市建设服从古城保护”,并落实为法规与城市详规。这其实连矫枉过正都说不上,只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理性。我们本来就应该为古城保护付出成本,因为我们期望更重要的收益,追求更崇高的目标。

  说到成本,我们看到罗马市民自觉地选用甲壳虫式的微型轿车,其长度仅相当于普通轿车的宽度,以适应保存下来的古城街道尺寸。罗马人对文化的热爱、珍惜与坚决的保护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其在古城保护中对当代欲望的克制成为一种高贵的城市精神。当代人要让自己的物质欲望适应古城保护,而不是让古城保护适应物质欲望,因为当代人有责任把前人留下的文化传给后代。破坏文化必将受到后人严厉的清算,必将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我们对此要心存恐惧,不能有私无畏。与文化延续、政治安全的大计相比,毁坏古城使汽车长驱直入、以逞一快的欲望显得粗鄙而渺小、浅薄而可耻。说美国式的汽车主义不合中国国情,过去只是就资源、人口条件而论,现在越来越发现它对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可怕的破坏力量,会毁我文化。

  保护古城就是保存城市的历史记忆。有历史记忆才能有文化积累,才能有城市文明的涵养,才能有市民气质与精神的养成,才能有城市生活的深度与丰富性,才能有城市魅力。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是荒凉而肤浅的,而毁坏古城、毁坏历史记忆本身更会在城市的脸面上留下永远洗不掉的污点,让人每念起而生厌恨。保护古城也是保存我们城市的民族性。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古城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可以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在中华民族于当今世界的艰难崛起之中,我们越来越需要西安、北京这样伟大的古城来寄托我们的情感,表达我们的自豪,凝聚我们的国家认同。古并不碍新,反倒是我们旧邦惟新的支撑与依凭。

  西安的善举使我欣喜,但并没有使我放下心来。我深知古城保护过程中复杂的操作与激烈的博弈,好规划的落实比坏规划困难要大得多。诸君努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