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垃圾不往河里倒,往哪儿倒?(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0:2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垃圾不往河里倒,往哪儿倒?(图)

  西坡村前垃圾为患。

  在古城的西侧有两条河,一条近些,叫做沣河,一条基本与它平行,叫涝河。沣河发源沣峪,涝河发源于涝峪,但最终都汇入了渭河,它们都是“八水绕长安”的一脉,时光

流逝上千年,如今这两条古老的河床还好吗?

  沣河

  发源于秦岭北坡长安区喂子坪乡鸡窝子,上游有三条支流,东有沣峪,西有太平峪,中有高冠峪,最后北经咸阳流入渭河。沣河全长82公里,总流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

  镜头一:户县东大街办北大村远近闻名,不少城里人偶有空闲,也常会开车来此。因为这里度假村多,并以温泉浴为主打招牌。这里的沣河岸边,是一个个比邻而居的度假村,但奇怪的是,这些度假村并未将大门向水而开,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渔乐园度假村、机场疗养院,穿过一条小巷,就是沣河东岸,空气里弥漫的是腐烂、恶臭的味道。一堆接一堆的垃圾倒在河岸上,塑料袋、卫生纸等随处可见。对岸,至少有三个排污口,正在哗哗排水。这样的环境,哪个人会临水看景呢!

  北蒋村附近的沣河岸边,十几米处有一个垃圾台,三两个垃圾袋躺在里面。与此相反,河边则是大量的建筑与生活垃圾。更有一个精明人,将废品收购站直接建在了河岸边,可以想像得到,他一定盈利不少。

  镜头二:户县秦镇也是远近闻名,这里的沣河“桥头”,是一家挨一家的凉皮店,不用多说,只要看看路边停放的一辆辆外地车,便可知其美味程度。本来,人们吃罢凉皮,临桥望水,本是件乐事,但河边的场景实在难以言说。

  西岸桥下,是绵延二三百米的垃圾带。垃圾越堆越高,有的地方甚至比十米左右的河堤还要高。两个老太太正在垃圾山上翻捡着,纸盒、塑料袋、鞋底子,都能卖钱。其中的一位,将捡来的垃圾堆在河岸上,据说她干这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另一位穿蓝衫的中年妇女,手里提着4大塑料袋垃圾,她说:“一天就能卖个八九块,因为现在捡垃圾的人太多了,有的骑着三轮车来捡。”正说着,一位村民又提着一包垃圾向河边走来,没有一点犹豫,就顺手一扔,显然已经习惯了。一位经常到这来的外村人说:过去,这里还挺干净,不知道谁向这倒了一车垃圾,紧接着,村民也就接着倒了,越倒也就越多。河东岸,立着一块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禁倒垃圾、违者重罚”,下署“沣管宣”,可是下面河堤上照样是大堆的垃圾。

  镜头三:“沣河滩上面原本是细细的一层白沙,夏天时,游泳后,再躺在上面晒晒太阳,舒服。”一位居住在秦镇沣河桥南500多米处的老人这样说,“现在,谁还敢躺,熏都熏死了。”

  老人说的臭味,来自于河边的一座养鸭场。养鸭人用网在水面上围出了一块区域,2000多只鸭子嘎嘎的叫着,不时一摇一摆走到岸边的石槽里,吃上两口料。养鸭人说:“这些鸭子吃得不少,光料一天就要拌上900斤。”鸭子吃得多,拉屎也多,这里河岸边是黑黑、软软的淤泥,不知是泥土,还是鸭粪,气味有些刺鼻,附近河水也混浊不清。

  这时,河岸边开来了一辆面包车,下来了几个拿钓鱼竿的年轻人。他们边说边笑来到河岸边,随即掩鼻退回。

  涝河

  古称潦水,源头有两条,东涝河发源于静峪垴,西涝河发源于秦岭梁,两河交汇后北流,最后北经咸阳流入渭河。涝河全长82公里,总流域面积663平方公里。

  镜头一:进入涝峪,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沸腾的建设工地,人们关注的西汉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大型搅拌机、挖掘机、装载车等来来往往,一座座硕大的水泥桥墩显示出工程的宏伟,下面,涝河水奔流而下。

  在户县涝峪镇纸坊村涝河段,河两岸触目的是垃圾,红的,白的,沿着河道倾斜而下,形成长长的垃圾道。河流西岸,沿途是15家商店,商店前面,河道岸边,也是红红绿绿的垃圾,顺河而下,站在岸上,熏人的气味扑鼻而来,可是,沿街商店的经营户们,好像习惯了一样,熟视无睹。

  镜头二:沿着涝河水向北直下,来到甘亭镇西坡村。河的东岸,据说有人投资开发,建起了堤坝,修起了亭子,河道里还有一座没有蓄水的橡胶坝,就连河的西岸,紧靠着村子,也栽上了一行密密的矮松。

  就是这样的环境,照样也有大煞风景的垃圾。看得出来,是沿河村民把自家的垃圾倒进了河里,矮松的后面,是一道道的垃圾带,站在桥上一看,恰似河堤脸上触目的伤疤。河堤的中间,人们修起了两道护栏,好像是供人们休憩的小围园,可是,这个小巧的围园,也已经成了垃圾台。

  65岁的村民贾师傅说:“垃圾不往河里倒,往哪儿倒?”问他村里的垃圾是否集中收集,他摇了摇头,他还说,以前这里倒的垃圾还多,就连建筑垃圾也往河里倒,后来有人来进行了清理,可是现在,“又倒成了这个样子!”看得出来,他也气愤又无奈。

  镜头三:涝店镇寨尚村、涝上村和涝南村一带,风景看上去倒是不错,返青的麦苗,疏朗的树林,两岸的人家,给人以舒悦的感觉。可是,河水是肮脏的,污臭的,简直是一条污水河。河的两岸,照例是红红绿绿的垃圾带,涝上村一带,垃圾堆得多了,恰似河流上常见的防洪“丁字坝”,只不过是垃圾“丁字坝”。文/记者张琦张瑾图/张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