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吴南生:凝平生心力集翰墨传中华文化铸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1:02 大华网

  广东美术馆,“憨斋珍藏书法展”正在展出中。80件诗文手稿、楹联、手卷、条幅一一陈列,祝枝山的草书、文征明的小楷、董其昌的行书,近览这一幅幅难得一见的珍贵书法佳作,让人有如正在翻阅明、清两代的书法史。徜徉陶醉其中,既像畅饮异常爽口的陈酿,又如同啜喝地道幽香的工夫茶,醇醇的,酽酽的,一种品得传统文化佳品精髓的快感悄然漫上心头,愉悦之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为我们提供这种高级精神享受的,便是原广东省政协主席、著名鉴藏家吴南生。借着他在展览现场亲自为来自家乡汕头和深圳的各界人士讲解点评藏品的空隙,记者趁机采访了这位花费五十年心血,殚精竭虑收藏、保护这些优秀书法作品的可敬长者。

  独具慧眼沙里淘金

  憨斋是吴老的号。众所周知,吴老是深圳、汕头等广东三个经济特区的主要开拓者,曾为家乡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又是著名的鉴藏家,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北宋《群峰晴雪图》便是他捐赠的。

  说起从事书法作品收藏的渊源,吴老对少年时期学习书法的情形记忆犹新。“上小学时,我们就学毛笔字,每天晚上要写三张大楷两张小楷。所以我从小就喜欢书法,到现在还能写小楷。还有,潮汕人比较喜欢收藏书画,整个潮汕地区的文化氛围一直都比较浓厚,这些对我的收藏影响很大。”

  虽然自幼年即醉心书法,但吴老真正着手收藏则是1955年从海南岛回广州工作时,算起来刚好整整50年了。这50余年的收藏历史中,吴老一直奉行“便宜就好”的原则。“如果假的呢,损失也不大;但如果是真的呢,就不得了了。”当然,要想“沙里淘金”,还少不了那份孜孜不倦的毅力和超凡脱俗的慧眼。

  上世纪五十年代,每到星期天,吴南生总要到广州的文德路走走。有一次,在一家公私合营的店铺里,他看到一张没有落款、只有一个图章“文仲子”的画,画得很好。店主开价60元。吴南生知道文仲子是文征明,看画风也是文征明,看纸张是明代人用的纸。但没落款,心里总不踏实。画的右下角有一块藏章是“竹朋真赏”。吴南生印象中,“竹朋”即李佐贤,是清代著名的收藏家。“竹朋真赏”章是他收藏唐朝怀素和尚《苦笋帖》卷上的藏章。他又是鉴藏文征明作品的大家,应该是有力的佐证。犹豫一会儿之后,他跟店主还价到大概40元,掏钱买了。那时他每月可以花40元在这些东西上。

  这张画,“文革”中被保留下来,后来,经国家书画鉴定组鉴定是文征明真品,组长谢稚柳先生在上面题:“文征明松林晤对图真迹”。前后几十年中历尽沧桑,终于保住这件文征明的作品。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吴南生转为收藏楹联,不为别的,就为便宜。“那时字画贵了,我买不起了。但对联很便宜。”吴南生说,“那时候一副对联1000元、几百元,甚至都不用那么多。”这次展览中一副翁方纲的对联,卖的人不知道翁方纲是谁,也不知道真假,就便宜出手了。“最重要的还是靠眼睛。”吴老给自己的“便宜”论做了总结。

  妙用“分散”原则保藏品

  作为已有51年历史的收藏爱好者,吴南生一直很有见地提倡私人收藏。1983年,广东第一次私人收藏藏品展览,就是出自吴南生的主张。“私人收藏的一个好处,就是分散。而古代集中在皇宫里面的方式,一到朝代更迭、战乱频仍时,很容易导致大量宝贵藏品被毁损。一场大火就没了么。”吴南生说。

  分而散之,留而存之。吴南生以故宫为例子作了很有力的说明:故宫现在收藏的字画大部分是三家的东西———明末清初的大收藏家项子京、梁清标、安仪周。要是没有这几家私人的收藏,故宫里面的东西根本没多少。“文革”时,吴南生妙用“分散”原则,使比较珍贵的藏品躲过一劫。吴南生为人低调谨慎,他创立深圳经济特区时奉行“只做不说”,在书画收藏上,也是“只进不出”,不做炫耀之举,因此,没有多少人知道,到“文革”时,吴南生收藏的字画已为数可观。1966年冬天,中国到处卷起“破四旧”风。广州街头,字画、古玩一堆一堆地烧。吴南生也忍痛烧了两三百张字画。不过烧的都是当时认为是“小名家”的作品,“弃卒保车”,把较著名的、年代久远的都留下来。“北宋人《群峰晴雪图》和文征明的那张我就没舍得烧。”讲起这段往事,吴老颇有些庆幸和自得。

  同时,吴南生一些要好的朋友也帮他转移字画。开始是用行李袋装好,放在单车后面拉走。但到后来就越来越难了。吴南生就把字画的轴头取下来,取出里面的轴,画的体积就小了,容易藏匿。但卸下来的那些轴,如果造反派看到了,肯定会追问画的下落。“那时我们家就天天洗澡,”吴南生忍不住笑,“用那些画轴来烧水。”

  身体力行保存祖国优秀文化

  本次吴老的珍藏书法展是2月26日起开始展出的,展览将于4月2日结束。这是他继2003年在广州等地举办的“憨斋藏联”之后的又一次专题收藏书法展览,共展出他精心收藏的明、清及近现代的诗文手稿、楹联、手卷、条幅80件,囊括祝枝山、文征明、八大山人、郑板桥、刘墉、吴昌硕、梁启超等名家。另外,收录103件藏品的《憨斋珍藏书法集》也同时出版发行。著名文化人黄苗子撰文评价,这无疑是又一次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盛举。

  据吴老介绍,这些藏品以明、清两代为主,年代最远的是明代的祝枝山,最近的则至现代的启功。其中,祝枝山草书长卷《前赤壁赋》,被研究祝枝山书法的权威刘九庵誉为精品之作。此次展览除了上述名家的墨宝,还有两件清代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作品,颇为珍贵。“总体来看,这些藏品的收集比较有系统性,其中的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王铎等都是影响至今的书家,每人都代表着一个时期的书风。收集到的基本上都是他们的成熟作品。”

  吴老收藏的历代书法,多是难得一见的名家精品,如祝允明 枝山 、文征明、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八大山人等。但他对一些历史上名字并不彰显,而造诣独特的前人作品也十分珍视,如本集里的于灏、冼国干两人的作品即是一例。于、冼的书迹传世极少,对其人,遍翻典籍,记载也付之阙如。但从书写的材料及其书风看,当是明末清初的佳作。冼国干也只知他是康熙21年进士,曾任过湖州知府,其他事迹俱无考。这两件作品,可能是他们存世的唯一书迹。

  广为人知的是,吴老对这些藏品的珍爱,并不只为自己的把玩秘藏,而是他身体力行地为保存祖国优秀文化,向社会公开展示尽一份责任。他苦心经营建立“中国历代书法碑林”是一例,去年在北京、广州举办“广东历代书法展览”又是一例。这次规模宏伟、贯穿广东文化历史两千多年的书法展览,是继上世纪40年代叶恭绰先生在香港主持“广东文物展览”之后的一次规模宏大的文化盛举。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一位老收藏家、吴老的旧交得知此事,主动将其珍藏多年的明《袁崇焕督辽饯别图咏卷》专程送来参加展览,展览结束后无偿赠予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此卷为崇祯元年 1628年 袁崇焕被起用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将离粤赴京督师蓟辽时,当时志节之士陈子壮、邝露等江边饯别之图,后系以大量题咏诗文,对研究明清书风,无疑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此件与广州艺术博物院所藏之《南园诸子送黎美周北上诗卷》同为传世之两大剧迹。可以说,如果没有吴老主持这一善事,也就没有香港藏家捐赠《袁崇焕督辽饯别图咏卷》的佳话了。

  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目前,收藏界存在一种现象,在一些鉴宝节目,专家鉴宝的结论就是,某件藏品值多少钱,开口就是几十万,好象收藏就是为了钱似的。吴南生坦率地表示反感 “收藏一样艺术品,鉴别它的真假、辨别它的年代早晚等,目的就是为了欣赏艺术品本身,不应该是为了钱或者其他的目的。”

  吴老说,50年来,他从鉴藏中得到了许多知识,有过许多的快乐,而且在“十年浩劫”中吃了许多苦头,也才有了这一批藏品。“我们能和这些藏品晤对,这也许就是收藏者所讲究的‘缘分’。举办这次展览和出版一本书法集,只是想把这一缘分刻录下来,再延续给有缘份者———一代又一代能够好好保护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保存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也就没有民族、国家。”吴老言辞恳切地指出,“在诸多种文化形式中,书法是最高层次的收藏。这是行家都懂的。因为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无法欣赏到书法艺术的精髓的。书法是比较高修养的艺术。”

  吴老一直非常关心家乡各方面建设,对文化、教育事业尤其关注。1996年,为了给家乡潮阳区关埠镇上仓村筹集建设上仓学校资金,吴老专门在汕头举办了“吴南生藏现代名家书画拍卖会”。2004年,他专门在汕头举行了《憨斋藏联》展览,共展出他历年来收藏的自清代以来的楹联230幅,为家乡提供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就在此次为汕头各界人士讲解点评藏品时,他还不忘淳淳叮嘱:回去跟书法家协会的同志们说,人人要学会小楷。不会写小楷,不能叫书法家。

  在展厅入门口,站在亲自题写的“相聚是缘”的大红底中堂前,吴老饱含深情而又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必须考虑这些珍贵的文化藏品将来如何保存下去。“能够和这些作品在一起50年,也是一种缘分。你们今天来看了,也是一种缘分。将来有人收藏起来,也是个缘分。我的这些藏品中,有部分就是从汕头收集到的,那就看家乡有没有缘分了。”

  吴南生简介

  吴南生1922年生,广东潮阳人。1936年在汕头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华南抗日义勇军,1944年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任南昌市副市长。参加解放和接管汕头的工作,1975年起任中共广东省委调研室主任、省委常委、省委书记。1979年负责筹办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3个经济特区,任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共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长。1985年起,任政协广东省第五、六届委员会主席。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1987年任汕头大学校董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松柏长青》等。主持并参加创作、整理的潮剧剧目有《辞郎洲》、《续荔镜记》、《万山红》、《井边会》等50多部。

  本报记者蔡毓生

  (责任编辑:蔡英、林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