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知识分子治学要有把尺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1:02 贵州都市报

  从一定意义上说,垄断了知识的知识分子,就是手执公器者,手执公器而没有公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由吉林大学法学院邓正来教授牵头发起,共有109名教授参与签名,呼吁抵制学术腐败、谴责“本校保护主义”、建议成立学术纪律仲裁委员会的公开信已经递交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领导,并将寄达各大学和地方社科院的领导(据

3月21日《新京报》)。

  不论每个参与者怀着什么样的心理和目的,109名教授联名呼吁抵制学术腐败,站出来表明鲜明的抵制腐败、不愿蒙辱的态度,于笔者看来是对得起良心和粮食的行动。

  利益驱动是学术腐败的根源,现在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不以学术研究为根本目的,而以千方百计获得科研经费和科研奖励为目的,为此,甚至不惜采取违法手段诈骗国家科研经费和科研奖励。在这种利益至上的心理动机以及学术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大学及学者都承受着巨大的道德考验,一旦底线突破,腐败必然畅行无阻。如此,大学的学术之争就会演变成了经费之争,学者的学术追求就会演变成学术商品化。简而言之,就是把学术变成又快又好的捞钱工具。

  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很多学者的心灵逐渐被扭曲,别说冷板凳坐不住,就是暖和的板凳也坐不住,为了又快又好地捞钱,抄袭、剽窃、伪造学历、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丑行自然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因此,109名教授勇敢地站出来对学术腐败说“不”,是对学术、知识分子尊严的捍卫。

  人们常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的社会价值和生命力就在其原创性,抄袭、剽窃就是对他们劳动智慧成果的盗窃。知识分子的道德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他们承担着规范、提升社会知识、道德水平的义务,运用自己的知识话语权为弱势群体代言,批判社会不公,这是知识分子的一把尺子。如果这两项价值缺失,学术将不成其为学术,知识分子还不如文盲,即便有很好的监督机制也难保学术不“暗中腐败”。

  作为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言行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如果知识分子道德败坏,治学时心中没有一把尺子,其缺德寡信的行为会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上行下效的社会恶果。如此,言而无信,行而无义,就会在社会上被效仿而大行其道。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垄断了知识的知识分子,就是手执公器者,手执公器而没有公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作者: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