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报纸吊上楼从来未丢过 记者探访金家岭和谐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1:33 青岛新闻网

  拴绳“拔”报纸从未丢过——本报记者昨探访金家岭社区感受和谐

  今年67岁,家住崂山区金家岭社区17号楼2单元204的马振宇老人,经常到了下午的时候,就来到窗前,双手扯着一根绳,不了解的人还真是猜不出他在干什么———原来,他是将每天下午送来的晚报“拔”上来!而几年来,他的报纸从没有少过。

  组织生活“感受和谐”

  昨天下午2时许,本报编辑部10余名党员干部、记者一起来到崂山区金家岭社区,过了一次特别的、主题为“感受和谐”的组织生活。社区党委王书记向记者一行简要介绍了一下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社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一系列称号,并被确定为青岛市首批和谐社区示范点。社区到底和谐在哪里呢?记者选择了三户晚报的订户,分头进行了探访,并为订户带去了一点小礼物。

  巧取报纸从未丢过

  敲开马振宇老人的家门,得知来意后,他热情地将记者让进了屋。老人说,自己退休七八年了,由于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多,所以一点也不感到寂寞,上午到外面活动活动,腿脚灵便时到活动室锻炼一下,可是现在只能在美丽的社区中走走了,眼睛也花了,到图书室看书还得戴着老花镜了。到了下午,他就回到家中,用绳子“拔”上《青岛晚报》来后,戴着老花镜美美地看上一下午,日子很舒坦。对于“拔报纸”的原因,老人说,自己和投递员说好了,把报纸绑绳子上,这样方便,不用下去取了。“那会不会丢失呢?”记者问。

  “不会,从来没丢过,社区的治安环境好,居民的素质也挺高的。”

  对我们外地人不排外

  当记者走进金家岭社区11号楼6楼刘树奇家时,碰巧男主人不在,女主人吕女士热情接待了记者的来访。看到家中干净、整齐的摆设,记者本以为这户人家是本地人,不料,小两口却说自己是外来户。男主人刘先生本在海军当兵,今年刚刚转业,而女主人吕女士家乡在潍坊。“2000年,我们刚搬来时,这里还很荒凉,没想到只几年功夫,变化这么大,能生活在这个社区内,真是不错。”吕女士说,这里的日常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物业管理严谨有序,连防盗门都是社区无偿安装的。

  “我们是外来户,租住在这里,但邻里之间关系很融洽,对自己没有隔阂,社区所有的设施都可以无偿使用。我儿子就在社区内的幼儿园上学,所交的费用与本地居民一样,享受同样的待遇。”吕女士高兴地说,“这个社区拿我们不当外人。”

  公司看好这里清静

  在金岭新村3号楼里,一家测绘设计公司在这里安了家。记者进门时,逢公司经理不在,6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绘制图纸。办公室内洁净亮堂,花盆中的植物翠绿欲滴。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测绘图纸绘制工作需要比较清净的环境,在嘈杂的环境中很难安心工作,当时公司选择办公地点颇费踌躇,听说金岭小区环境和管理都很好的消息后,他们在这里租下一户居民闲置的房子。公司搬进小区后很快爱上了这里的环境,居民心态都很平和,白天的小区几乎听不到一丝杂音,从来没有听到楼内有吵闹声,特别适合安静地工作。

  “和谐”需要大家营造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家庭”这些也是今年两会中代表委员谈论最多的话题。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部门将共同努力,坚持依法治市,建设平安青岛;弘扬城市精神,建设文明青岛;建设社会诚信,公平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合生 小宁 为鹏 格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